八达岭长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北京城西北延庆县关沟北端。因地处居庸关北,为其外口,故亦称北口。始筑于明洪武元年(1368),弘治、嘉靖、万历年间多次修筑。是明代京师北京的重要军事屏障,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之一。蜿蜒于崇山峻岭之中,气势雄伟,极为壮观。八达岭关城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平面东窄西宽,东西长约64米,设东西二门。西门外侧有万历年间门额:"北门锁钥",东门外侧有嘉靖年间石额:"居庸外镇"。从北门锁钥关门城台的南北两侧起,依山筑城,绵延起伏,高低不一,平均高约7.5米,墙下脚宽6.5米,顶部宽约5.8米。城墙上内侧设女墙,外侧设垛口,垛口上有望孔和射孔。墙内间隔不远辟一便门,发券,内有石梯可上下。墙上每隔300~500米建有一堡垒式台子,空心两层称敌楼,用于守望和住宿;实心称墙台,是巡逻放哨之地。在城墙以外的山上还零散地分布着烟墩--烽火台,关城外增筑夯土墙,是保护八达岭的前哨。"北门锁钥"以外不远有一砖城,名岔道城,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是八达岭的前哨指挥部。1949年后,八达岭长城经人民政府多次投巨资修缮,已成为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