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次北京后花园登山之后,对北京燕山山系的兴趣愈发浓厚。趁着有点时间,又在同程上搜索北京与山相关的景区,结合地图及其乘车路线,发觉了“云蒙山”及其“天池峡谷”这两个邻居,正好用一天的时间去感受京城山系不同的魅力。 早就听说云蒙山峰峦叠翠,峭壁耸峙,沟谷幽深,云雾笼罩,又兼有“国家森林公园”的名号,自然就选它为今天的0站。推荐一下公交路线:东直门枢纽站可乘916快车大约1小时20分左右到怀柔的杨家园站下,下车之后穿过于家园路,就会在路口北边找到于家园公交站,从这里搭乘936支去往汤河口的公交,过雁栖湖后就会进入G111国道盘山公路,一路山层峦叠嶂,还能够看到长城经45分钟在刘家店站下车后,面前就是通往云蒙山的公路了。在路口处前往景区门口还要步行30分钟,很少有车从这里经过,观赏云蒙山脚下的风景,一路上倒也走的悠然自得。路边有一些农家饭店,能够为来此游玩的驴友们提供食宿。 经过一番短途跋涉,终于来到了景区入口,继续向前走一段就能够到售票处了。到了售票处之后报知预订姓名后,出了一点小问题,回来之后才获知云蒙山这里是建议两张起预订的,由于这里不像别的景点一样开凭据,而是一张35元成人票及其一张17元的半价票匹配售出,加上两张票的点评奖金正好是56元。都怪我事先没有看清晰同程上的订票须知,在同程又预订成功,可能同程里也很少这样2张起预订的景点。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景区告知就是35元买张原价票,这样也算是在同程预订的,能够拿到2元点评奖金多少也算是给优惠了。 检过票之后往前走就到山脚下了,沿着右路的石阶一直向上攀爬10分钟左右就到了观山楼,其实就是在山中搭建的一个平台,能够在这里环顾一下云蒙山的大体情况,真的要看云蒙山风景,还要继续走山路到海拔为1413.7米的主峰去观赏。由于今天有许多团队也在这里,所以这个观山楼上在上午到达的时候可是人头攒动,人山人海,争相合影啊,等中午返程的时候就空无一人了。 观山楼处有缆车,但貌似路程只有刚才那10分钟山程,好像短了点。不过这里的山上的树可真很多,怪不得叫做“国家森林公园”。 在观山楼稍作停留后继续往前便看见一溪活水,就是石佛潭了,溪水清浅,荡漾着微光,由东向西的流淌着。当人们发觉水源,都争先恐后的前去围观之。不过这个季节水不多,加之北京今年雨水少,云蒙山水潭的魅力多少要打个折扣。 溪水联接着潭水,惋惜道路并不是沿溪而设,但能够在溪边怪石上腾挪穿行。我还是返回另走山路上上下下,沿途发觉了一处石景——鹰嘴石,像只苍鹰倒悬在山中对蓝天长啸。过了鹰嘴石,前方的道路就比较平整了。道路两旁的杜鹃花正是初开时,山花烂漫的粉红色也点缀着游人们的行程。在这里,我已经把那些团队抛在脑后,一往无前。 山中修建的WC,倒也是有模有样,设计合理。 最近电影《战国》上映,讲的就是孙膑与庞涓的故事。这云蒙山传说是战国时代谋略家的鬼谷子曾在此山中传授兵法给孙膑、庞涓的地方,所以山上便建了一个鬼谷子山寨,实际上是于公园腹地的负责餐饮、住宿的接待地方,方便进山较晚的游客们,但貌似比较简陋。不过住在此山中,感受云蒙山宁静的夜色及其清新的朝气,应当还是很有特色的。 即将就快五月了,这一处潭还结着冰呢。 前方的净身池是一潭清澈见底的溪水,石上书刻“净身池”几个大字,景色优美,不禁回想起了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唐僧师徒在天竺取经前沐浴净身的场景。 这里就是攀登主峰的分叉路口了,左边要陡一些,有的地段还比较险,右边虽略为平整,但路程较长,所以决定左路上右路下,后来发觉几乎全部人都是这样走的,毕竟主要目的还是登山嘛。 于是便开始了通往主峰的艰险路程,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爬山依靠的就是充沛的体能及其坚毅的意志,一路直上攀登山阶,享受这种累与快乐并存的过程不就是大家出游的目的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登攀。一个人外出爬山就是追求速度及其耐力,不可否认,爬山确实很锻炼人。 绕过铁脊背,会到达一个临时的平台歇息区。经短暂停留后,继续挑战之旅。前方的路时而石道,时而木梯,在攀爬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一步一个脚印,要踩实再迈下一步。这里是攀爬过程中最雷人的一段,只要咬紧牙关保持过去,前方将依旧有险境。 这里就是刚才提到险境——落仙坡了,虽然有些夸张,但是这里个别路较窄,一不小心就成仙——掉下去了,这里湿泥较多,所以在向上过程中也会比刚才滑一些。但能看到脚下数重军都山脉宏伟秀媚的风姿,还能看到云蒙山上成片奇松怪石,由于是风口,又可以感受到林海涛声及其阵阵凉风带给人们的无比舒畅。 这里海拔1221米,据主峰只有500米了,胜利就在前方! 令人惊喜的是为联接落仙坡及其锋顶特意搭设的扶梯,无疑给登山者降低了劳苦及其艰难,从这里直通云蒙山主峰观景平台。 终于登上峰顶了!观景平台修建的还是比较宽敞的,上面立有石碑刻着:云蒙山主峰1413.7米,还有一个歇息区不过可容纳人数少的。山顶的温度要比平原低上6-7度,所以尽管日光丰富,在这上面还是很凉爽。 望着远处层峦叠起的山脉及其一望无垠的天空,凉风吹拂着面颊,成功的欢跃涌上心头,不由得对着远处呼喊起来。但祖国的大好河山又何止于此呢,还有更多的景点等着我们去体会。整个登山过程历时2个小时,成绩很不错,登山更健康。 接下来就是从另一条路下山,原路返回是没什么意思的。下山依旧是走这些扶梯,整个扶梯的长度足足有1公里多,极大程度上方便了下山过程。不禁让我想起了小学课文《峨嵋道上》,讲的是峨嵋道上默默地付出辛劳的铺过路的人。这架长长的扶梯又何尝不是这么呢,从山下运用料到山上一点点的搭建,一样也付出了相当多汗水,方便了来此登山的游客们。 在下扶梯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路口,看指示牌是禁止前往。听说过有的游客能够穿越未开放的云蒙山来此,一则山道未开发有挑战性,当然挑战与惊险并存,二则可免门票。 过了观海台(云海)之后,扶梯路程就彻底结束了,重新回归山路。由于路不陡,所以“上山容易下山难”就不在这里适用了,甚至有的路段都能够飞檐走壁一番。不过还是友情提示注意踩准了,崴脚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途中路过旧村遗址及其怀古石屋,旧村遗址基本都是一些破损的石墙,好像暗示着这里很久以前住过几户人家。想想也是,古代苛捐杂税,躲到深山里生活的古人多少还是有的。怀古石屋其实就是一个石头堆积起来可遮风避雨的地方,这样的石屋恐怕要追溯到周口店时期了吧。 过了怀古石屋后不久就回到了那个登山路口,于是原路返回到了山脚下。 这个季节游览云蒙山并非是理想天时,雨水少的,所以看不到传说中的瀑布,也看不到传说中的小鱼,亦无缥缈的云海。不过结合山顶上的湿泥,能够发觉这里水源丰富,难怪到雨季时这里会云雾缭绕,胜似仙境,所以这里被冠以\"黄山缩影\"的美誉。以前曾经雨中爬过河南的云台山,涓涓细水,飞瀑流泉,云里雾里,它的兄弟云蒙山应当也是这么吧。 正有诗句曰“南天黄山通天都,北国云蒙秀芙蓉,黄山四奇甲天下,云蒙四胜甲北京。” 再见!北国云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