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辞海》:婺,旧时对妇人的颂辞。那么,婺源是美妇人之源么? 青山老树,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古亭驿道……婺源的确是一个锁在深山人未识的美女。 七月,飞星流火,我们远离都市的喧嚣燥热,走进婺源,走进“中国最美的乡村”…… 李坑归来不看村。婺源离深圳太远了,我们在深圳——九江的普快列车上呆了近18个小时,于清晨抵达九江,又在九景高速上东行一个多小时,穿过瓷都景德镇,驶上市县间的柏油路,再东行约两小时,到了婺源县城紫阳镇,没有停留,直奔李坑村。 车拐进通向李坑的路,迎面扑来一壁四周着有黛青色的白墙,上面楷书“小桥流水人家”,招牌虽“土”,却与近处的古亭和稍远处显露的白墙青瓦飞檐戗角相得益彰。 “坑”在赣东北意指“溪”。一条蜿蜒的小溪穿过李坑,李姓人群居之地因此而得名。我们踏着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路,溯溪而上。溪水清澈见底,潺潺作响,青荇随波柔柔地飘动,若即若离,荷包红鲤逆水悠悠地游荡,时聚时散;溪两旁错落有致的古朴民居,粉墙黛瓦,屋脊高墙,飞檐翘角,构勒出丰富多姿的图案和优美舒展的线条,层层叠叠向小溪的尽头延伸,又倒映在明净的溪水里;现实的景,水中的影,好一幅美轮美奂的图画。牧童牵着水牛走上高高的石拱桥,村姑在溪水里浣洗衣裳,游人在溪边指点评说,凝固的画动了起来,凭添了几分灵气。 画意婺源,最美的一笔就是李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