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地处三峡库区,地理条件恶劣一直是大山深处的农民脱贫致富的“软肋”。随着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推进,这根“软肋”开始慢慢转化为一种旅游资源,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天然优势。 据悉,巫山县已将大昌镇云盘村、建平乡瓜瓢村、骡坪镇大垭村与茶园村4个村列入乡村旅游扶贫点。这4个村都是有名的贫困村,巫山投入了300万元对这4个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如今4个村都已具备接纳游客的能力。 “现在农家乐开张了,有游客时就接待游客,没有游客时,仍然种烤烟,旅游收入及其种植收入两不误。”陈增平说,他家每日可同时接待14名游客入住,只要客源充足,每日的旅游收入可达1000元左右。 陈增平告诉记者,瓜瓢村海拔1000多米,穷得叮当响。为了生活,陈增平曾外出打工。回家乡后,一家人靠他种植的20多亩烤烟维持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当日上午,张永华一行来到建平乡瓜瓢村,一下车便感受到了空气的清凉。经过村服务中心介绍,他们住进村民陈增平家开办的农家乐。 “刚刚开张就来了这么多客人。”陈增平一家很高兴,端茶、倒水、帮忙提行李,全家齐上阵。 陈增平家的农家乐,由两楼一底的房屋改造而成。一个月前,巫山县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启动,给陈增平一家的生活带来了转机。用县扶贫办赋予的2万多元乡村旅游扶贫资金,经过简单装饰,陈增平家的毛坯房转瞬间变成了旅游避暑纳凉点。房屋内的装修及其摆设,与城里人的房屋几乎没有分别。 近期,61岁的巫山县检察院退休职工张永华及其单位的8个老同事,来到该县建平乡瓜瓢村农家乐避暑纳凉。这个昔日的高山贫困村在旅游扶贫政策的扶持下,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度假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