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山区将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完成21所中小学改造建设任务。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全面加强农村低保工作,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健全多种专项救助制度,并接连不断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扩大扶贫开发范围,增加扶贫资金。 加强南部山区农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及其培训基地建设。凡有就业意愿的农业富余劳动力,每年可在就业培训定点机构享受1次由政府补贴的非同一专业的就业培训。 结合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的实际,济南市调整南部山区现有绩效考核指标,取消招商引资、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考核指标,重点考核生态环境保护、城镇村庄建设、人口增长操纵、农民人均收入、限建区及其禁建区操纵等指标,引导当地政府把主要精力用在生态保护及其富民惠民上。 济南“后花园”将更绿、更美、更好玩。近期,济南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历城区南部山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规划指出,作为济南市南部山区的核心区域,未来五年,历城区南部山区(以下简称南部山区)将大力发展休闲游,建成农家乐聚集区。十七日上午,济南市召开了南部生态经济区保护与发展及议案工作动员部署会议。 南部山区将建旅游集散中心 休闲游将成南部山区旅游规划建设的重点,将以打造锦阳川、锦绣川、锦云川3条精品旅游路线为目标,以规划建设仲宫、柳埠及其西营3个各具特色的旅游小镇为依托,实行山、水、路、景统一规划,游区、景区、社区一体化建设。未来几年,南部山区将新创建一批中国3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施农家乐资源整合工程,重点规范管理突泉至槲疃段锦阳川南岸农家乐,建成治理标准统一的农家乐经营聚集区,打造省内外知名的“泉城农家乐”品牌。 根据规划,节假日南部山区有望不再堵。南部山区将组建集旅游服务、旅游信息咨询及其交通集散三大功效为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同时加强旅游交通体系建设,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打造环形旅游交通游览线路及其以低碳旅游为代表的自行车绿道系统,完善旅游厕所等设施。 水库周边垃圾将“日产日清” 南部山区作为省城的“绿肺”,造林绿化将是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按照规划,到“十二五”末,生态林面积将达到40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65%。 今后五年,南部山区将推进卧虎山、锦绣川、狼猫山3座大中型水库生态管理和环库示范区建设,构成以水库为中心,辐射周边2-3公里的现代水利生态示范区。污染防治方面,将在镇驻地、人口集中区及其主要水源地规划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厂(站)及其管网,并实现正常运转、达标排放。同时加强生活垃圾的集中收集 及其无害化处理,实现主要交通干线两侧、水库周边、行政村村内垃圾“日产日清”。另外,南部山区将重点保护泉水补给区,组织相关专业机构及其专家,研究制订保护方法及政策措施。 每镇各建一处客运场站 南部山区将全面实施特色小城镇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建设风景秀媚、设施完善、产业兴盛、特色鲜亮的小城镇及其新型农民社区。 未来仲宫镇将以发展商贸物流、科研开发、旅游休闲为主,加快老镇区提高改造,建成现代化商贸型经济综合中心镇及其南部山区的交通枢纽。柳埠镇推进生态特色旅游镇建设,打造生态低碳、宜居宜游、休闲舒适的现代化城镇。西营镇加快启动城镇项目建设,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城镇。 改造省道103线(大涧沟—泰安界),踊跃争取将省道248线向南延伸至机场路-唐冶-西营(省道327线)。在各镇规划预留空间区别建设一处客、货运场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