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农家乐”的治理,除了相关部门平常监督“硬性治理”以外,以评星来提高农家乡村酒店服务水平的“软手段”,无疑是一个好举措。星级评定对农家乡村酒店的住宿条件,卫生环境及其配套设施做出了客观的审核及其分级,同时也对其服务质量及其经营治理具有了规范及其优化的效果。统一制作并颁发的星级标牌,使旅游消费者能够轻易地推断出各农居旅舍膳宿条件及其服务质量的好坏并做出入住挑选,使得各经营者主动通过优化改善自家综合服务质量的水平来获得更高的星级评定,以期能够吸引到更多的顾客。这种注入了市场原因,让消费者当“裁判”的治理模式,值得提倡。 当然,作为一项动态治理模式,要让“星级”评定更好发挥效果,关键要建立“退出”机制。这就要求执法部门能够定期对农家乡村酒店抽查、检测,特别是对那些不合格的农家乡村酒店及时赋予摘星处理,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星级”的信誉,增进“农家乐”这一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山明水秀的乡村景色,摘果垂钓的农家生活……近些年以来,各种乡村旅游备受城市游客青睐。在我市,得益于地理条件、气候等原因,各地乡村旅游也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在崇礼周边、坝上草原、官厅湖畔、蔚县古镇、赤城温泉等一些主要景区,乡村酒店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并已初具规模。“农家乐”在满足居民游宿、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同时,存在的一些“不足”也不容忽视:设备简陋、卫生状况不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短缺相应标准,难以辨识其服务质量高低,更成为游客反映较多的问题之一。相当多游客甚至“感言”,农家乡村酒店服务质量怎样,“试了才获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