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方家庄子村,“农家乐”老板海菊在自家院里盖起5个蒙古包及其260平方米的餐厅、露天凉棚。空地上浓密的花草树木将每个区域隔开,即使酷热的夏季,这里也很凉快。海菊告诉记者,自家的院子一次能接待80人吃饭及其40人住宿。旅游高峰期,她比较多一天接待过260名游客,营业额达到13000多元。 一些“农家乐”经营者总结出自我的“经商之道”——位置好、饭菜香、讲诚信。“咱图的就是个回头客。”经营“农家乐”的徐勇说。 “十一”长假期间,新疆天山脚下的“农家乐”又火暴起来,乌鲁木齐市的城里人专程来此享受新鲜的空气、漂亮的景观,还可品尝纯天然的野菜及其绿色农家饭;而农家则收入倍增。 水磨沟区石人子沟村距离乌鲁木齐市区仅16公里,因距离上的优势,春夏秋天节,相当多居民就骑自行车或结伴步行来此旅游,这里的“农家乐”从此被带火了。经营“农家乐”的张华说:“许多人都是开车来,订餐后就到附近散步,既活动了筋骨又可以享受到绿色农家饭。” 爱好假期带家人到近郊山野休闲的乌鲁木齐居民陈俊说,这里的“农家乐”之所以火暴,除地缘优势外,与人们旅游方法的变化有很大关系。以前进山里玩一趟,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等全套厨具及其食物都要带上;现在人们把“农家乐”当作一个休闲的好去处,即可以吃、住,又可以散步、爬山、滑雪等,岂不乐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