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徽县东南嘉陵江畔的三滩风景区正是山水秀美、景色宜人之际。十月十一日早晨7时,记者来到座落于景区中段的严坪村。此时,坐落在半山腰上的严坪村还沉醉在晨雾当中。蒙蒙秋雨中,站在严坪村村头放眼望去,山溪纵横,飞泉流瀑,草木葱郁,一条平坦的柏油公路穿过薄雾,向山里延伸进去。在公路旁边一棵巨大的核桃树下,就是村民张春霞的家。 今年36岁的张春霞在自家院里经营着一个名叫“三滩人家”的农家乐。今天,她早早地打开了“三滩人家”的大门,拿着扫帚扫起了门口的落叶,一边忙乎,一边向公路上张望。张春霞告诉记者,昨天有几位兰州的游客从县城打来电话预订食宿,说是今天要来,房间她已经收拾好了,只等客人来吃饭。 兰州游客预订?这么早客人就能过来?我们很惊奇地问她。“来这里的都是回头客,他们都有我家的电话号码。”张春霞笑着指了指公路说,“有了这条路,现在方便多了,坐车从县城到这里,也就是1个多小时。” 严坪村离曾在“5·12”特大地震中塌方的109隧道不远,当初的受灾情况很严重。地震发生时,张春霞与丈夫联合本家11口人投资8万元的农家乐才刚刚开业12天,3间房屋被全部损坏,其余的3间也都裂了缝,成了危房。整整3个月时间,她家里再没来过客人,她很清晰地记得,地震后第一位游客来农家乐的时间是八月二十日。 生活在风景区的村民已经习惯了眼前的美景,可是山路的崎岖难行成了当地人世世代代应对的难题,即使是2004年三滩景区开发以后,这里还是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假如遇到雨天,山里基本上没有游客。 2009年,当地政府修建了这条灾后重建项目路,解决了景区村民的行路难,当地的农家旅游业也红火了起来。靠旅游增加了收入的乡亲们,都亲切地把这条路称作“旅游路”。 在张春霞家宽敞的院子里,我们坐在凳子上喝着热乎乎的油茶,听这位精明干练的女老板说起灾后重建3年里发生的变化。张春霞说:“我们三滩以前不太出名,村民以务农为主,根本没有想过靠经营农家乐增加收入。灾后重建的时候,政府把这条柏油路修进了风景区,从景区入口到我们村9公里的路走起来很方便。现在游客多了,相当多人爱好在这里住一住,我们附近几个村子办农家乐的人许多,大家的收入都增多了。” 天性乐观的张春霞指着院子最东边3间一体的大瓦房说:“刚开业就遇上地震,房子塌了,生意也做不成了,家里一共亏损了4万多元。房子没了能够再建,家人没事就好,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地震后时间不长,我们家的房子在政府的帮助下盖了起来,前后领了2万元的重建补贴款。”张春霞笑着说:“后来还维修了还有几间有裂缝的房子,现在,这些房子都用来当饭厅了,同时能容纳100人就餐。” 张春霞还领着我们参观了今年新建的一栋两层楼房,据张春霞推荐,这两层楼房是住宿的客房,总面积有300多平方米,再加上去年建成的一排小平房,一晚上住50个人不成问题。我们看到,她家的客房里已经不再是以往农家乐那种简单的摆设,床铺、柜子都是照一般宾馆饭店的标准购置的,每个客房都配有带抽水马桶的卫生间。 国庆长假,“三滩人家”最多的一天接待了150名游客,生意十分火爆。张春霞说,灾后3年来,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今年已经收入10万元,她计划继续扩大经营规模,明年争取挣20万元。 在张春霞看来,要过上好日子,不可以只靠政府的帮助,关键是自我要努力。灾后重建的新家园,让她对生活有了新的希望;灾后重建的“旅游路”,加快了她增加收入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