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虽然是一种休闲旅游,但是服务意识也要加强。”吴正新说不用像酒店那么讲究,但一杯水、一个干净清爽的环境却是必备的。服务好了,回头客才会多,农家乐的发展才可以持久。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特色,以艳·龙门客栈为例,“农”中融入了时尚元素,整体环境舒适、清雅。“‘十一’黄金周生意还是蛮好的,但平常生意不是很好,非常是住宿的人不多。”艳·龙门客栈主人郑雪山说,自我是农民,信息不是很灵通,只能坐等客人上门,还存在客源不足的问题。“虽然有一批上海客人,但季节性比较强,客源还是不够多。”柯城区七里乡大头村利用优越的气候条件,已慢慢成为上海老人托养地,但农家乐经营户谢庭乐有更大的想法,欲对当地一处70多米高的瀑布进行开发,加大营销力度,吸引更多的游客。衢江区黄坛口乡下呈村依托天脊龙门景区,自2002年开始发展农家乐,如今80%的村民受益,增收致富。“不过我们都是农民,看不到那么远,所有靠自我弄也弄不好。” 事实上,郑雪山、谢庭乐的困惑也是相当多农家乐经营主普遍存在的困惑。虽然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农家乐休闲游在周边城市构成了一定影响力,仅去年营业收入就超过3个亿,但内容单一、特色短缺、配套产业滞后等问题也不容回避。 农家乐休闲游怎么样转型升级?不可以光靠当地农民。十月十日,我市召开市区乡村休闲游“十百千”结对共建活动,由10家旅游社及其10家宾馆饭店结对联系10个农家乐特色村,100名旅游企业工作者联系100家农家乐经营户。充分发挥旅游社及其宾馆饭店的营销网络、技术人才优势,挖掘农家乐特色村非常好的生态环境、民俗风情,从而助推农家乐的转型升级。 十月十一日,市旅游局、衢州每天假期旅游社有限公司及其冠发君悦大酒店负责人就来到结对村——黄坛口乡下呈村。 “你们能够把天脊龙门的照片挂在墙上,或者放在每个房间里,这样的话客人对景点也会有更多的了解。”每天假期旅游社总经理魏继红一边看一边说,既然依托景点,两者更应有机结合。同时,还要注重发掘本村的文化内涵,例如江山,一个麻糍节就搞得热热闹闹,许多游客慕名前往。 作为结对旅游社,魏继红表明,下一步,将考虑推二条夜宿农家乐的休闲游线路,既减少了游客的旅游成本,又可以使之切实体验一次村里的“土”。 冠发君悦大酒店执行总经理吴正新带着厨师长、客房负责人在龙门志英饭店、艳·龙门客栈等农家乐看了之后说:“在酒店对农家乐做介绍,帮助他们宣传,通过这样的渠道让更多的外地客人来领会衢州的本土文化。”下一步,他们会有计划地每一个月来一次,帮助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