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正组织开展乡村旅游点、农家乐、土特产、美食、线路等的十佳评比活动,全面提高无锡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大力开展省级自驾游基地项目建设,在去年成功创建3个省级基地的基础上,今年又将新增3个创建单位。 还有,王建军还认为,乡村旅游需要接连不断挖掘内涵,增强与游客的互动性。日前,我市的乡村旅游景点正一方面展示各自的特色,另一方面又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景区”。 “吃饭、钓鱼、采摘都还是乡村游的起步阶段。怎么样从小而散的家庭式‘农家乐’转型为适当中外游客的精品乡村旅游景点需要环绕生态及其文化两方面深入挖掘。”市旅游局局长王建军告诉记者。无锡的乡村旅游资源很丰富,生态资源是首要的优势,还有各自还有一些起到当地特色的旅游项目。例如荡口,就能够环绕荡口古镇这一文化景点资源开发文化乡村游项目。鸿山的农业生态园就依托鸿山遗址博物馆、泰伯景区等大力发展文化游。今年夏季,他们还环绕葡萄采摘的季节举行了鸿山葡萄文化旅游节,旅游文化相结合,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去体验乡村生活。 日前,我市已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4家,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区16家,无锡市星级乡村旅游点(农家乐)126家,占江苏省乡村旅游点的近1/5。全市年接待游客总量达到800万人次,乡村旅游就业人数达6000余人,总收入近6亿元。 打造“旅游休闲之都”,实施“旅游即城市”战略,我市旅游产业正应对着转型升级的挑战。而同时,我市乡村旅游也正在从吃饭、钓鱼等简单的“农家乐”形式向有规模、有特色的农庄、农业旅游示范点转型。生态及其文化,成为了我市乡村旅游转型发展中紧抓的两大要素。 “周末最高峰的时候,我们农庄一天就要接待五六千名游客,周末营业额达20多万元。”马山的龙头渚景区是我市乡村游景点的一个代表,其负责人在讲到农庄的经营状况时这样告诉记者。该负责人说,随着私家车更多及其人们旅游观念的改变,挑选自驾游的人也年年递增,不但本地居民周末会来他们农庄休闲消费,上海、苏州、杭州等周边城市的居民也会在周末到他们农庄烧烤、做拓展运动等。原来人们开车去农村吃农家饭,感受农家生活就叫“农家乐”,如今城市中的人们已不但仅满足到农家吃饭、钓鱼等简单的娱乐休闲方法,希望能到乡村感受更丰富、更有特色的农家休闲活动。与龙头渚一样,天蓝地绿生态农庄、阳山生态园、寨门晨东绿色休闲农庄等无锡的乡村游景点都开始走多元化之路,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