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现在村里的农家乐能容纳200多人住宿,由于是村里的产业,直接就业人数达70余人,“通常的服务员每月都会拿到1000多元,其他没有开办农家乐的村民就会种植一些土豆、白菜或者将饲养的牲畜供应给农家乐,也间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西下关村现在常住人口674人,耕地面积393.5亩,因为自然条件限制,这里耕地面积很少,小麦产量很低,早些年有许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正是由于有了农家乐,又有很多人挑选回家来投资了。 闫国平在外面打拼了30多年,什么活都干过,现在在任丘有了自我的土豆粉加工厂,“在外面也挺难的,人生地不熟,生意也不好做。”闫国平看到村里农家乐的发展前途后,今年回来专门在人工湖边投资建设了自我的农家乐小院。记者尾随闫国平来到了他新建的小院,屋子刚刚盖好,“明年就能够营业了,相信这一定是致富的新路子。” 闫进亮的农家乐小院是今年五月刚刚开业的,可容纳15人住宿。闫进亮以前是开车的,看到村里的发展后,投资50万元建设了这个小院,“岁数大了,不想跑车了,也不安全。”闫进亮的儿子部队转业后,就在家里掌起了大勺,闫进亮及其老伴就帮忙打打下手,“最忙的时候,一天能接纳200人就餐,忙得团团转。”忙得时候,每日及其老伴凌晨12时睡觉,3时起床,一天只能睡3个小时,尽管很累,但闫进亮感觉总算能安宁下来,不必再在外面东奔西跑的,“以前跑车的时候每日常常只吃一顿饭,很是辛苦。”闫进亮说,今年五月到十月份的收入约是五六万元,按照这个发展势头,明年应当能突破10万元大关,“累点就累点吧,农家乐的发展前途挺好的,相信用不了几年本钱就会赚回来的。” 进入西下关村,记者看到村子主干道两边有很多饭店。村支书王立青说,最早的农家乐要从十几年前说起,去山西拉煤的大车常常从村里过,司机没地方吃饭,村里有户人家就在路边开起了饭店,“不过那会还不叫农家乐,也就是通常的饭店,供过往司机吃饭。” 西下关村离天生桥瀑布景区约18里地,这里是过往游客的必经之地,王立青瞅准了依托景区的发展契机,“随着天生桥游客更多,景区附近的款待所容量有限,就想着在村里将农家乐打导致一个产业。” 为了能让农家乐的环境变得幽美起来,王立青决定带领村民在村西修建一条人工湖,这条人工湖长约500米,深1米。据推荐,原来人工湖这里是杂草丛生,从山上流下来的河水只能是在乱石间流淌,村里用了几年的时间将人工湖建设了起来,村里8家农户在湖两边新建了农家乐,还购置了小船供游人玩耍,“当时之所以挑选这里,是由于这里有几十年的白杨树,夏季游人既能够欣赏湖边风景,又会在树荫下别有一番感受。” “现在村里大大小小的农家乐一共有20余家,平均每户年收入不低于8万元,有的经营好多年的收入会在二三十万元左右,”王立青说,每年五月到十月是旅游人数最多的季节,保定、石家庄、北京、天津等地的游客都会到天生桥瀑布景区旅游,这个时候也是农家乐最忙的时候,“农家乐的主菜就是大盆肘子,有的时候候一家一天就能卖出50盆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