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觉,“农家乐”不但在西下关村发展得十分红火,在天生桥镇的朱家营等村庄也一样深受游客的欢迎。“日前,在天生桥由农民发展的农家乐共有50多家,其中有接待食宿能力的20余家,客房多达237间,每餐最多可接待2870人就餐,日比较大可接待住宿量595人。”天生桥镇党委书记刘向党向记者推荐说,“农家乐”已经成为天生桥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全镇直接从业人员达500多人,间隔从业人员超过1000人。 今年以来,天生桥镇已接待各种游客20余万人,较去年增长1.5倍,综合收入突破1.2亿元。而仅在西下关村,“农家乐”就为当地百姓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近400万元,平均每个“农家乐”饭店年赚十几万元。 站在二楼的阳台上鸟瞰,玻璃窗外就是清澈见底的人工湖,湖面上有吊桥,有游艇,有亭子;而在室内,双人标准房间干净整洁,有电视,有厕所,洗漱用具一应俱全,置身其中,根本就感觉不到这是在村里。这是记者目前在阜平县天生桥镇西下关村走访“农家乐”时看到的一幕。 “我们村的这个酒店为何取名叫‘望水楼’?就是由于酒店紧靠‘新民湖’而得名。”西下关村党支部书记王利青告诉记者,“新民湖”是村里利用四季接连不断流的北流河以修筑坝堤等方法开发的人工湖。“我们村紧靠国家4A级风景区——天生桥瀑布群,同时又是新建的保(定)阜(平)高速公路通往天生桥景区的必经之路,西下关村利用这些独特的优势资源,带动了村里的农家乐发展。” 西下关村是天生桥镇人均收入相对照较高的一个村,但过去受多种原因的限制,虽然距景区只有十多华里,却很少利用自我优势搞发展,使得群众的生产生活在很长一段时期没有大的发展。 “我们过去靠拉煤谋生存,哪晓得还有什么‘农家乐’呀。”今年五一刚开业的望水楼酒店老板娘胡明春说,过去一家人跑运输,每个月的家庭收入也不过两三千块钱,而自从酒楼开张营业后,每个月的收入能到六七千块。“现在在村里,像我们这样的农家乐还有20多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