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马存梅开办“农家乐”初衷实际上也很简单。在乡镇由于缺少上档次的餐厅,镇上有些单位接待客人时常到她家去吃家常饭,然后付给她一定的费用。而擅长思量的马存梅发觉,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鸡鸭鱼肉已不再是群众饮食的最高追求,“炕洋芋”“扫鸡毛饼子”“杂粮长面”……这些农家饭却成了难得一求的佳肴。时间久了,在镇政府的引导下,马存梅萌生了经营‘农家乐’的念头,一家人商议后,便敲定了主意。 随着门源回族自治县旅游业的接连不断升温,以自驾游、组团游为主的游客络绎不绝,“农家乐”这一特色产业也“应运而生”,构成了以品尝地方小吃、体验浓厚民俗为特色的庭院农家乐。东川镇塔龙滩村的马存梅就办了一家农家乐。 说干就干。首先把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等相关手续一应办理齐全,接着到皇城乡等地联系牛羊肉进货渠道……一切准备就绪,到今年七月份,一幅醒目的“休闲农家院”的牌子在马路边竖起,这就正式开张营业了。 “人勤快、家里干净。”在东川镇提起马存梅,熟悉她家情况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一番。饮食业过了“卫生”这一关,也就拥有了声誉。所以,马存梅家的“休闲农家院”生意异常火爆,客人中有当地人朋友聚会、儿童过生日的,也有来自山东、北京的游客,顾客络绎不绝。从开张到记者采访时,她家已经收入近5万元。 “现在已经有好些老客户给我们来电话,开始预约夏天避暑呢!”“我们在后院加盖了6间瓦房,以后放置上床及其彩电……”马存梅信心满满地向往着今后的发展前途。 谈起马存梅开办“农家乐”初衷实际上也很简单。在乡镇由于缺少上档次的餐厅,镇上有些单位接待客人时常到她家去吃家常饭,然后付给她一定的费用。而擅长思量的马存梅发觉,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鸡鸭鱼肉已不再是群众饮食的最高追求,“炕洋芋”“扫鸡毛饼子”“杂粮长面”……这些农家饭却成了难得一求的佳肴。时间久了,在镇政府的引导下,马存梅萌生了经营‘农家乐’的念头,一家人商议后,便敲定了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