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前,大田湖美并没有湖,何来波光粼粼之美?几年前,却蓦地有湖了,湖光山色,可谓真正的“湖美”。
原本建在山坳间的房子,由于建坝蓄水被搬到山腰或山顶上,成了湖上的人家,而这村,千百年前早就叫“湖上”。原先上山下地的村民们改变了几千年繁衍生息的生活习惯,养起了鱼。刘建芹家有7口人,有6亩田地,如今都淹在水下。他在大田、尤溪、德化三地交界之地养了8个网箱的草鱼。而在刘建芹网箱的不远处,陈日赐养了12箱。 城市的喧嚣,让很多人憧憬自然、舒缓的山村休闲生活;在依山傍水的“农家乐”里,可聊家常、品佳茗、钓钓鱼;也可约来亲朋好友,几盘农家小菜、几杯农家米酒,伴着好山好水,好心情自然油然而生。在尤溪县东郊的水东电站,建于水东电站库区的10多处水上“农家乐”,正是这样的好去处。 几年来,围绕着水东库区,陆续建起了“水上人家”、“山水阁”、“云水轩”等13家水上“农家乐”。每家“农家乐”里,大都以竹、木为原料,建起一幢幢风格别致的小楼,推窗见水,抬眼望山,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在这里,客人不但能够品尝山珍土菜;也可进行喝茶、垂钓、玩牌、游泳等休闲活动。“渔家村·兰陵会所”是水东电站周边比较大的一家综合休闲地方,正在扩建,计划赶在新年初全面投入经营。”十二月二十一日,在取名“渔家村·兰陵会所”里一片繁忙,负责人肖方星推荐:他及其几位开公司的朋友共同投资300多万元,承包并扩建了这个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水上“农家乐”。建成后,可同时容纳100多人就餐;并已开发棋牌麻将、KTV、歌舞厅、健身、游泳、垂钓、游艇、快艇等专题休闲活动。据了解,在尤溪县的闽湖、雍口电站库区、水口电站西滨库区等库区周边,这样的水上“农家乐”也方兴未艾。 每隔三五天,他们都会开着自家的铁皮船从高才村的水库码头运饲料及其生活用品回到他们的“水上人家”,一个单程要40多分钟。“今年第一次养鱼,快到年底了,谁也不晓得今年会有多少收成。”刘建芹说。今年,他借贷二十几万元尝试养鱼,在鱼未卖出去前,他的心每时每刻都悬在空中。“我去年亏了几万元,由于缺氧,造成能够收成的鱼死了上万斤。”陈日赐说。陈日赐今年38岁,乐观风趣,喝酒用不着酒杯,拿着瓶子对着嘴往肚子灌。“白天忙着,到了夜晚便寂寞得很,天气好时,对着夜空数星星,若是雨天,却是担心得彻夜无眠。”对于这些,相当多“水上人家”们不感觉什么,他们担心的是忙碌一年后的收成及其儿童上学的问题。刘建芹的大儿童上小学,只能寄在亲戚家里,几个月见不上一回。而陈日赐的儿童则由长辈带着,谈到儿童的问题时,他一脸的无奈。 由于水质缺氧,当地政府明年将会加大库区养殖监管力度,兴许很多养殖户不可以再养鱼或者要降低网箱数。对于明年的计划,刘建芹说:“不论干哪行,但愿都能多挣钱。”
而谈及人生梦想时,陈日赐一时却答不上来,最后,他说:“只愿父母身体好,自我及其妻子有的时候间多陪陪儿童。” 水东水电站是尤溪流域五级梯级开发的第三级电站,库面面积8900亩,为库区村民们发展渔业养殖提供了条件,日前库湾养鱼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2003年,水东村养鱼大户黄孙辉利用自家的网箱养殖基地旁的库湾,建起了水东库区的第一个“农家乐”,取名“水岭桂园”。他用自我养的河鱼、土鸡和鸽子做特色菜,吸引了很多城里人,每日营业额在3000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