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虽是冬季,闲逛茫溪山笔者却欣喜地发觉,这里农家乐不但吸引了本地游人,并且还迎来了来自成都、宜宾、重庆等周边城市的游人。据区旅游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农家乐”的收入较以往大幅提高,真正可谓“农家乐,乐农家”。 随着时间的累积,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淡出人们视野,深度旅游将成为市场的主流。将人文社科知识与山水风景融为一体,正是对深度旅游的一种有益探究! “品时鲜果蔬赏田园风光,烹生态菜肴享农家乐趣。”农家乐给人们的印象普遍这么。而在五通桥区杨柳镇茫溪山上的主题农家乐群—木鱼人家社科人文基地,按照“一户一特色、一步一景观”的标准进行改造及其提高后,农家乐构成了以川派盆景展示、书画展示、奇石根雕展示、农耕等文化展示为代表的乡村文化特色旅游点。 木鱼人家社科人文基地通过图片、文字书画等寓教于乐的形式,得到了业主及其游客的肯定,也吸引了国内外社会科学、旅游专家学者对这个城市与农村美满发展样本的关注:“这种形式有效解决了农家乐短缺特色、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增加了农家乐的差异性及其吸引力。” 2010年五通桥区社科联组织社科理论工作者环绕“怎么样建成\"普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高公民人文素质\"的五通桥区人文社科基地”这一问题开展调查,选取花木簇拥的杨柳镇农家乐为样本察看,“建社科基地,提高农家乐品质”的构想有了较清楚的轮廓。社科工作者根据村民反映“这里农家乐很多,但留不住人”的情况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结项后区别向区委、区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报送,很多调研成果成为领导决策及其指导工作的重要依据。 2011年区社科人文基地正式落成,该基地主要由丁佑君纪念馆及其杨柳镇翻身村15个不同主题的农家乐构成。登上菩提山,游人置身满目苍翠山景的同时,对五通桥的风土人情及历史人文也有着不同平常的感触与体验: 在以生态为内容的官家花园,游人能够了解到,五通桥已建档挂牌爱护的古树有1172株,其中天然的古榕树群落,把城市掩映在绿色榕荫之下;在展示盐文化的望江亭,作为近代盐业历史的标本性小城,五通桥能提供相当多鲜活的细节;以收藏为主题的瞻峨山庄,集五通桥民间浓厚收藏风气为一体:陶瓦瓷、青铜玉器、古币铜钱等都在收藏之列;还有收录着相当多“桥”文化的桂花园,游人能够晓得,古桥新桥、小桥大桥、木桥石桥、拱桥虹桥;在木鱼山庄,游人会观赏到独特的五通桥桥字牌(贰柒拾)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