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家院: | 十渡、桃源仙谷、玻璃台、黑龙潭、雾灵山、白河湾漂流、青龙峡、云蒙山、黄花城水长城、石林峡、灵山、雁栖湖、爨底下村、幽谷神潭、挂甲峪、京东大峡谷 密云水库、金海湖、百泉山、龙庆峡、云梦仙境、焦庄户地道战遗址、京都第一瀑、捧河湾、古北水镇、古北口长城、司马台长城、玉渡山、喇叭沟门、清凉谷 延庆百里画廊、京东大溶洞、蒲洼乡 |
天津农家院: | 蓟县、盘山、毛家峪、翠屏湖、黄崖关长城、九山顶、梨木台、八仙山、青山岭、郭家沟、东山村、小穿乡野公园、紫云水岸香草园、九龙山、吉姆冒险世界 车神架、西井峪 |
河北农家院: | 坝上草原农家院大全、丰宁坝上草原、张北坝上草原(中都草原、草原天路)、沽源坝上草原、沽源天鹅湖、沽源闪电湖、雾灵山、塞罕坝、野三坡、金山岭长城、潘家口水库、百草畔、百里峡、白洋淀、白石山、北戴河、南戴河、御道口 |
(山东:日照渔家乐、蓬莱渔家、长岛渔家、青岛渔家、南隍城岛)(辽宁:东戴河、电厂海滨、止锚湾、兴城海滨、哈仙岛、瓜皮岛、海王九岛、獐子岛、广鹿岛、大长山岛) | |
其它热门目的地:安吉农家乐、长兴农家乐、临安农家乐、富阳农家乐、桐庐农家乐、诸暨农家乐、宁波农家乐、杭州农家乐、衢州农家乐、辉腾锡勒草原农家院 |
二、发展模式 (一)经营规模和结构演变 1.规模 以成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之一的郫县农科村为例,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992-1996年,以个体农户经营为主的小规模经营阶段,几乎全村家家户户经营“农家乐”;1997-2000年,外地投资经营户增多,部分“农家乐”形成一定的规模经营;2001年以后,“农家乐”经过重组兼并或联营,形成以大户为主导的规模经营阶段(表1)。“农家乐”规模也从一天仅能接待40-50人次发展到每天可提供400-600人次的餐饮。[2]随着经营规模的演变,成都市周边地区众多的农户加入到“农家乐”旅游的建设队伍中,依托本地资源开发特色区域“农家乐”旅游,并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相当规模经营水平的“农家乐”旅游,且带动相关产业走向产业链的发展之路。这在国内的“农家乐”旅游发展中树立了典范。 表1 郫县农科村农家乐旅游发展阶段 项 目 年 份 “农家乐”总户数 年经营收入>25万元的户数 “农家乐”平均年经营收入(万元) 1992-1996年 103 2 5 1997-2000年 60 9 18 2001年以后 23 14 26 资料来源:郫县旅游局 2.经营结构 成都“农家乐”是以本地经营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般是夫妻经营或父母子女等直系亲属经营,家庭经营色彩浓厚。雇佣的服务员也多为邻里亲戚。每到旺季,亲戚、邻里相互帮忙现象普遍。随着“农家乐”的扩展和效益的提高,吸引外地人和城市居民前来租地投资经营的“农家乐”也逐步增多。成都市由城里人租地经营的“农家乐”约占总数的20%以上。 城里人经营的“农家乐”一般规模大,基础设施好,在竞争中的优势日益明显。以郫县农科村为例,2000年,“农家乐”经营户60户,其中10户为外地人投资经营,占经营户的17%;到2003年,经过重组兼并,20多家经营户中,外地人已占有经营户的40%,而且位置好(位于村主干道两侧),规模大,旅游收入占全村的70%以上。本村村民经营的“农家乐”除村长和村支书等几家规模大、设施较好外,其余都比较简陋,位置也比较偏僻。[3] (二)经营类型 从整体而言,成都“农家乐”旅游为游客充分展示了川西坝子特有的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和古老的巴蜀文化,具有浓郁的农耕“川味”。就局部而言,它又依自然条件和区位的不同,形成风貌各异的特色类型,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实用理性”的文化观念。按照所依托资源的不同,“农家乐”也分为好几种: 1.农家园林型 以郫县友爱乡农科村、温江县万春镇等农家乐旅游为代表。这里位于“国家生态示范区”内。是享誉全国的花卉、盆景、苗木、桩头生产基地,“农家乐”发端于此。它荟萃着川西平原农家休闲旅游的主要特色,展现着“农家乐”的巨大规模。 2.花果观赏型 以龙泉驿的书房村、工农村、桃花沟、苹果村等东郊浅丘的农家果园游乐为代表。龙泉山特产水蜜桃,是全国四大桃乡之一,也是枇杷、梨子的盛产地。其果品远销全国乃至海外,果品收入是龙泉驿区的经济支柱。但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以春观桃(梨)花、夏赏鲜果的花果观光旅游,使其旅游收入已经大大超过果品收入,卖果不如卖花,让人先饱眼福、后饱口福,它反映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嬗变。龙泉驿山水果在提高其科技含量之后又着力提高其文化含量,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农家乐”,开启了丘陵山区发达的致富的新思路。 3.避暑休闲型 以远郊区都江堰的青城后山、蒲江县的朝阳湖、彭州市的银厂沟、大邑县的西岭雪山等自然风景区为代表。依附于著名的避暑景点,以整洁价廉的农家旅舍吸引游客,“花费居家度日的钱,享受生态景区的自然环境”。 4.花园客栈型 以新都县农场改建的泥巴沱风景区等为代表。把农业生产组织转变为旅游企业,把农业用地建成园林式建筑,使之成为设施功能齐全、沿用客栈式管理的休闲娱乐场所。 5.养殖科普型 以都江堰、青城山等地为主要代表。都江堰三文鱼养殖基地寓教于“游”,不仅可以品尝价廉物美的新鲜三文鱼,还可以提供鱼类养殖的详细资料,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6.农事体验型 青城山后的绿茶基地就是代表之一。游客享受农家乐服务之余,可以亲自到田间地头采上几斤新鲜的茶叶,融入大自然,在劳动中享受休闲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