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都农家乐一开始主要是接待景区游客品尝农家土菜,根据农家乐的市场发展形势,综合多种资源努力打造两个品牌:一是“团队休闲,包吃包住60元”,主要面向城市老年团及其学生团;二是“铁城菜饭,四季飘香”,主要针对周边县市单位、企业活动及其同学会、战友会。
在旅游促销上,缙云将农家乐作为重点内容进行推介,在客户群拜访、宣传资料印发方面主动环绕农家乐做文章。并多次带领农家乐经营户赴上海、温州促销,既增长了经营户的见识,也拉近了与市场客户的距离。在文化品牌推广方面,多次精心组织大型节庆活动。如公祭轩辕黄帝大典、乡野狂欢节、杨梅节、桃花节等,扩大仙都知名度,吸引广大游客参与体验,丰富了农家乐的服务项目。同时依靠当地村姑导游的力量,踊跃宣传推广农家乐,主动为景区及其经营户牵线搭桥。
假如说鼎湖村主打“团队休闲”这品牌,那么说起菜饭,不得不提铁城村的农家乐。如今,铁城村已构成了15家主打菜饭品牌的农家乐。作为该村经营铁城菜饭元老的麻大姐休闲农庄,业主麻玉芬这样形容农家乐的发展:“就好比吃甘蔗般,一节比一节甜。”
15年前,麻玉芬就在铁城书院旁的小树林里摆了个烧菜饭的摊位。“记得当初从一张桌子、一口灶开始,生意越做越好。恰好又赶上党及其政府发展农家乐的好政策,我就把自家老屋改建经营起农家乐,主打铁城菜饭的品牌。”麻玉芬说。如今,麻大姐休闲农庄已构成了36个床位、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农家乐经营规模。日前农庄已申报4星级农家乐,是县级农家乐特色点。去年,该农庄的营业收入有七八十万元,今年至六月初,麻大姐休闲农庄的营业额已突破三十万元。
为确保农家乐产业有序发展,提高游客的中意度,进一步打响仙都农家乐品牌。缙云一方面加强对农家乐经营户的治理,另一方面成立仙都农家乐协会,使农家乐的经营治理步入常态化。 缙云特意成立缙云县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平常工作,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农家乐服务组织,并把农家乐发展重点乡镇、重点村引入旅游行业主管部门旅游产品介绍目录。同时,进一步完善现有政策,创新思路及其举措,采取政策扶持、资金补助、加强培训、示范带动等各项措施,有效推动农家乐健康可连续发展。
出台政策推动发展。先后出台《缙云县扶持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不但明确了扶持政策及其优惠措施,并且县财政每年安排农家乐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发展以农民家庭为经营主体,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等。同时,相关部门与县工商银行合作,搭建农家乐资金信贷平台,在贷款担保、期限、数额、利率上赋予政策优惠,为经营户解决资金短缺之忧,增强发展后劲。
大力宣传增进发展。对三星级以上的农家乐,缙云组织了图片及其文字等资料,在全省农家乐大黄页及其农家乐官方网站上宣传。组织参加旅游交易会,制作农家乐宣传画册5000册、缙云农家乐,乐农家专题碟片500张,发放农家乐宣传折页。同时在上海热线、浙江在线、同程网、浙江电视台、浙江电台交通之声、《江南游报》、《华东旅游报》、《钱江晚报》、《青年时报》、《动车旅客》杂志、《手机报》等各种媒体上,刊登发表农家乐宣传报道,宣传缙云农家乐工作动态及其开展农家乐旅游推介、促销工作。并加强培训提高发展。结合缙云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开展农家乐从业人员培训,内容包括饭店市场营销、餐饮服务与治理、旅游行业职业道德、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品牌的策划包装和消防知识,食品卫生等。
品牌营销扩大发展。一是推介营销。加强旅游交流合作,开展旅游促销,组织各地游客到农家乐“过大年”、“正月乐农家”推介营销活动。二是节庆营销。三是网络营销。充分发挥网络快捷、便利的特点,注册农民信箱便于工作联系,并组织全县星级农家乐经营户进行电脑实际操作、相关礼仪等业务培训,提高电子商务营销水平。 “福地洞天农家好,桃源仙境醇酒香。”住农家、吃农菜、享美景,是何等的惬意。为进一步打造四季如画的田园风光,缙云全力以赴发展观光农业。踊跃争取农业部门产业资金发展油菜、杨梅、油桃、桑叶基地。日前仙都街道有杨梅基地1200亩、油桃基地600亩、桑叶基地500亩,每年种植油菜1000亩以上。摘杨梅、观桃花、品桑葚、赏油菜花等活动,令来自大城市的游客欣喜不已。同时对农村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加强景中村建设,引导畜牧养殖户进山或外迁,打造风光秀美的宜居环境。并保持以地方特色美食如:缙云烧饼、缙云土爽面、好溪溪鱼、缙云敲肉羹、霉干菜豆腐、缙云芥菜饭吸引游客,让农家乐游客真正感受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看农家景”的乐趣。
为了发展好农家乐,缙云还务实培训提素质。保持每年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其农村有用人才培训的重点放在农家乐项目上,依次对农家乐从业人员、拟发展对象、村双委干部及其村民代表等对象开展理念及其业务培训。培训内容覆盖了缙云特色餐饮、接待礼仪、消防安全、卫生、市场营销、电脑操作、景区知识等方面。昔日拿惯锄头的农民,逐一转型从事旅游服务行业,有的还学会利用网站联系外地游客前来观光及其体验农家生活。如麻大姐休闲农庄的章勇俊,就利用自我的电脑专业特长创办了农家乐网站,吸引上海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实实在在的培训,逐一构成了各村农民踊跃参加培训的非常好氛围,入行的农民更多,行业水平接连不断提高。
“仙都山水神秀风光美。”依托景区,仙都街道的农家乐经营户走出了一片艳阳天。 “我们鼎湖村依托仙都景区优势发展农家乐,农家乐直接从业人员达200多人,农民足不出户就有就业门路。如今,我村有农家乐30家,其中4星级农家乐3家。接待游客的标准客房、浴室、卫生间等硬件设施基本到位,我们村还是省级农家乐特色村呢。”近期,鼎湖村农家乐协会会长刘碧勇自豪地告诉记者。
仙都街道共有7个行政村,人口总计10143人,辖区内的仙都风景区是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近些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关怀支持下,仙都街道的村民们鼓足干劲发展农家乐。日前仙都共有大小规模农家乐48家,其中四星级农家乐3家,三星级16家,二星级13家;可提供餐位3000多个,床位950个;从业人员达500多人。吸引了上海、杭州、温州、台州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仙都农家乐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及其社会效益。2007年鼎湖村被评为省级农家乐特色村,2011年铁城村被评为市级农家乐特色村。仅鼎湖村,去年农家乐的营业额就有1000多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