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议 念好“三字经” 才可以留住客 农家乐怎么样拴住城里人的心? “重庆的农家乐要在‘农’、‘家’、‘乐’3个字上下工夫。”重庆农家乐产业协会名誉会长秦文武说,“农”是指特色的农家风情风味风景,“家”则是强调给客户温馨舒适的人文环境,“乐”就是提供多种娱乐设施的同时,拓展起到当地民族文化的娱乐项目。 “重庆的农家乐,要做大需要构成自我的特色。”市农家乐协会秘书长赵琴认为,特色是农家乐产业的灵魂,经过一段时间粗放式发展,“千篇一律”的状况需要改变,在档次、类型、内容等方面需要细分,让客人感受不同的乡村风情。 “川渝农家乐各具优势,但四川农家乐的特色,让我感受到了差距。”农家乐老板常羽说,近几年市农家乐协会曾多次组织重庆的农家乐老板赴四川郫县、双流等地考察取经。在双流区,一家名为“西蜀人家”的农家乐,建造了很多小四合院,刚好够一两家人居住。同时,农家乐推出管家式服务,以客人姓氏张贴府邸“标识”配备管家,很受欢迎。西蜀人家”的经营方法,让常羽感触颇深:农家乐今后需要走特色服务的路子。 赵琴认为,我市农家乐要快速发展,需要变等客上门为“引客上门”,主动出击找市场、搞促销。在这方面,沙坪坝、武隆等地一些农家乐开始探究与旅游社合作揽客;一些离城区较远的农家乐,开始将服务与养老产业结合,推出登山、赏花、交友等主题活动吸引老年朋友入住。这样的营销意识是日前很多农家乐所缺少的。 市农家乐协会会长王静泉表明,假如政府能在土地流转、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扶持,企业下工夫转型升级,我市农家乐产业将步入快速发展期。“一些农村发展农家乐,地方政府应大力哺育和支持。”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罗兹伯也认为,农家乐连接城市乡村,产业涉及农业、住宿餐饮、旅游休闲等众多环节,是贫困地区农民增加收入的“新引擎”。重庆社科院农村经济专家、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敬则表明,我市农家乐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要注重产业融合和区域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