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来,该镇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及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统一组织劳动力、购买原用料及其聘请技工,集中进行改厨、改厕、改圈,全镇沼气池总数达206口,200多户农户受益。 2009年六月,仅花了800多元,村民王安生在合心村打了0口沼气池。“烧沼气既方便、卫生,又节约成本,比烧煤炭及其柴禾安逸多了。房前屋后干干净净,及其城里人的厨房一个样!”王安生深有感触地说,他家两口人,煮饭、洗澡全都用沼气。沼液还能够用来做肥料,一年能够节约600多块钱。 “沼气池上连种植业,下接养殖业,还美化环境,用沼气确实划算。”村民包月勤告诉记者,他家年出栏生猪400多头,以前猪粪堆积在房前屋后,既不雅观又污染环境。2009年,他家建起了2口沼气池,通过发展猪—沼—菜循环经济模式,种植优质蔬菜10多亩。“ 两口沼气池,每年至少可节约煤、电等能源费用800 多元;用沼渣、沼液代替化肥可节约1000多元的化肥开支;非常是用沼渣追肥、沼液喷施的蔬菜产量高、口感好,非常好卖。” 何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节能低碳效益上看,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可节约薪柴1.5吨或节煤1吨,节电100千瓦时左右,节约燃料费300元左右。从减排效益上看,节约1.5吨薪柴相当于封育山林3.5亩,每年还能为20亩耕地提供肥料,每亩可节约农药、化肥支出100多元。 四月十六日一大早,邻水县王家镇大滩村村民刘正福一家子就在家里忙着改造灶屋。“家里刚打了一口沼气池,煮饭全用沼气,原来的柴灶用不上了,再也不怕烟熏火燎了!”刘正福高兴地说。 “今年1—三月,全镇已建沼气池106口,有的家里还建起了2至3口,超额完成县里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王家镇党委书记何军推荐,一口8方大小的沼气池,年可产沼气350多立方,满足5口之家使用没问题。不但这么,沼气还带动了农村院坝硬化、室内亮化、圈内净化,彻底改变了农村污水四溢、粪便满院、杂物乱堆的旧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