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 2006年工作总结与2007年工作思路 一,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在省农办,省旅游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认真贯彻全省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现场会精神,加大引导,支持和服务的力度,扎实有效开展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出台"农家乐"扶持政策,召开全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现场会.成功举办全市首届农家乐特色菜大赛,参加全省农家乐特色菜大赛荣获团体一等奖.首批认定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21个,其中9个通过"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点)"认定(累计13个).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数发展到60个.全市农家乐经营户达到517户,比年初增加57.6%,其中212户通过一,二,三星级经营户评定,营业收入达到8837.9万元. (一)结合旅游业发展总体布局,将农家乐纳入大旅游范畴来谋划 首先,我们结合《台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的修编工作,把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作为全市特色旅游业的重点内容,纳入旅游业整体发展规划之中,予以分阶段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计划到2010年全市重点培育50个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各县(市,区)按照台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要求,积极开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其次,把农家乐作为重要招商项目编入全市旅游招商项目册,目前已有43家工商企业投资开发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点项目.如台州市商业银行投资开发了金泉农庄农业观光园区,玉环苏泊尔公司投资开发了大鹿岛休闲渔岛,黄岩假期旅行社投资开发了黄岩富山度假山庄等,既提高了乡村旅游档次,又带动了周边农家乐的发展.第三,加强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与各大旅行社和周边景点的衔接,把农家乐纳入到全市旅游宣传促销整体方案,着力促使农家乐走出季节性不温不火的局面.仙居县三溪村农家乐通过加入浙江万里行旅游联合体,与县内10家旅行社挂钩,列入中华老年嘉年华旅游产品目录,编入中国诚信旅游网;与神仙居景区,皤滩古街,响石山景区等达成享受景区门票优惠协议等,在客源与规范服务之间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 (二)结合农村新社区建设,不断改善农家乐的设施条件 对列入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计划的村,按照兼顾农民生产生活和游客休闲旅游的双重要求,精心选择与旅游兼顾的设计单位,提高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的质量,比较限度地满足当地农民和游客的需要.同时,加强农家乐重点乡镇,村专项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制完成了玉环县鸡山乡休闲渔岛旅游区项目开发规划,温岭市石塘镇"风情渔镇"建设规划和流水坑村"渔家乐"发展规划等,以规划引导来凸显各自的特色.并优先将那些具有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条件的村庄列入村庄整治等重点项目建设的范围,突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农家乐的集聚度.目前全市经营农家乐的村中,有不少是省,市级村庄整治示范村. (三)结合风情小镇开发,促进农家乐更具乡土特色和文化内涵 风情小镇是指具有自然景观独特,人文资源丰富,乡村气息浓厚的特点,适宜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能够为广大市民提供调节生活节奏,寄托闲情逸致,提高生活质量的新型小城镇或农村中心社区.作为承载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载体,风情小镇建设可以形成新的旅游资源,有助于开拓和培育新的旅游市场,是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重要元素,也是促进农家乐更有文化,更具韵味,向更大规模与更高层次发展的基础条件.仙居皤滩古镇,通过开发风情小镇,整理,挖掘,开发了"无骨花灯"等民间工艺,"快乐手工匠"等民间节目和"仙居八大碗"等民间小吃,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温岭市石塘镇,素有东方巴黎圣母院及画中镇的美誉,着力打造"风情渔镇",通过曙光,大海,渔村,石文化等核心资源的保护开发,首先为流水坑村"渔家乐"带来了旺盛人气和不菲财气.目前,各地正按照市里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全市建成10个具有省内影响力的风情小镇,2006年每个县(市,区)启动建设1个风情小镇的要求,积极探索,筛选对象,把握定位,加大推进. (四)结合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强化对农家乐从业人员的培训 我们采取分期分批和多种类型的培训方式,对从事农家乐的经营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为了方便群众,设立流动培训点,把培训班办到农家乐所在乡村,分批集中培训,突出旅游服务质量内容,增强培训针对性,全市共培训农家乐从业人员1912人,占总从业人数的56%,有效地提高了农家乐服务水平.市里先后组织全市农办系统分管主任,旅游系统分管局长赴衢州,湖州等地考察,通过学习考察,借鉴了经验,也进一步提高了对农家乐发展的认识,增强了发展农家乐的信心和决心. (五)结合"农民信箱"建设,加大对农家乐的宣传推介力度 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市农办会同市农业局及时作出安排,明确注册范围,组织人员上门指导服务,对有条件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和经营户全面实施农民信箱注册.同时,借助农民信箱发布产品买卖信息的功能,利用农民信箱中的"农家乐专场"活动平台,精心组织42家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开展网上推介,结合大旅游设计了11条农家乐精品线路进行网上促销,在"十一"黄金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农民信箱为农家乐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广阔的宣传渠道. (六)结合农家乐特色村点和星级经营户认(评)定,促进规范发展 积极按照省定农家乐特色村(点)认定办法,扎实开展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创建活动,落实各项管理措施,认真开展农家乐特色村(点)的认定工作,今年我市共认定了21个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其中市级农家乐特色村8个,市级农家乐特色点13个;认真做好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的推荐工作,在省农办和省旅游局第二批命名中,我市共有9个获得了"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点)".认真做好农家乐经营户星级评定和农家乐旅游村行业自律服务组织建设工作,对照《浙江省农家乐经营户旅游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办法(试行)》,制订全市统一的入住登记,安全巡视,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卫生,质量承诺等制度,帮助重点经营户做好相关完善提高工作,全市共评定农家乐星级经营户212户,其中一星级110户,二星级35户,三星级63户,推荐四星级2户,推荐五星级2户.加强行业管理,明确规定对没有建立行业自律服务组织的农家乐旅游村,不享受农家乐的各项优惠政策.全市农家乐旅游村都建立了各自的农家乐服务中心(站)或协会,切实履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服务的职能;设立统一接待服务中心,做到统一接待,统一登记,统一安排,统一收费等"四统一"服务,保证了接待服务的质量与档次,规范了行业凭条件准入的竞争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规范有序发展. (七)结合"农家乐服务周"活动,着力营造农家乐良好发展环境 全市各级以"农家乐服务周"为契机,对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开展了多方面的指导服务和政策扶持.一是建立领导组织.市,县两级全面建立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党委和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指导和协调解决农家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二是出台扶持政策.在台州市制定《关于推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的基础上,多数县(市,区)出台了扶持政策,一些县(市,区)建立了农家乐发展财政专项资金,切实加大扶持力度.三是召开现场会议.市领导在国庆前多次深入一线调研农家乐发展情况,国庆节后0个星期就召开全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现场会,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进一步营造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四是密切部门协作.农办,旅游等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相互支持.如天台县农办会同便民服务中心牵头工商,卫生,公安等职能部门现场为农家乐经营户办理各种证照,县供电局及时为各经营户更换电表,解决用电负荷增大问题.各金融机构也加大对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目前我市经营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都得到了不同额度的贷款支持.五是举办技能大赛.12月21日,市农办会同市旅游局举办了台州市首届农家乐特色菜大赛,每个县(市,区)均选派一支参赛队,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分别给予表彰和奖励,提高农家乐烹饪技能水平,展示宣传了农家乐发展成果. 我市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并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同省里的发展要求及兄弟市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基层单位认识不足,财政扶持落实不够,农家乐发展起步迟,底子薄,规模少,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7年工作思路 我们要以努力争取筹办全省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现场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促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上规模,上水平.主要工作目标: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新增20个以上,其中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新增10个以上;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总体规模实现"一年翻一番",即: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累计发展总数从上年60个发展到120个,营业收入从上年8837.9万元增加到1.8亿元;启动建设10个"风情小镇",其中3个"风情小镇"基本建成.具体工作思路是: 1,加快发展速度.本着做大规模,做强产业,做优品牌的精神,要加快发展,扩点增量,努力增加农家乐特色村(点)数量.重点选择适宜发展区域,科学规划,合理引导,促进及早迅速起步发展,并逐步发展壮大经营规模.解放思想,开阔思路,不拘一格,筛选适合本地发展壮大的农家乐类型.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使我市农家乐发展总体规模跻身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齐名的水平. 2,提升发展水平.实行分类指导,全面提升发展水平,对已认定为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的要进一步加大宣传促销,促进发展壮大规模,打响农家乐品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对已认定为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而尚未达到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认定要求的,要继续努力,查漏补缺,创造条件,争取早日跻身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行列;对新发展的农家乐特色村(点),要加强指导服务与管理监督,从培育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的高要求起步,着力做好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农家乐带动面广,带动力强的自身特点,不断丰富农家乐内涵,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活动.充分挖掘乐字文章,重点农家乐特色村(点)要积极开展重大节日重要时节农家乐文化表演活动,力促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繁荣兴旺. 3,加强规范管理.按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和星级经营户认(评)定要求,加强规范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规范化管理制度,落实规范管理措施,尤其要特别注重消防,卫生,治安等安全管理. 4,加大宣传促销.纳入大旅游统一推介,运用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促销.组织编印农家乐休闲旅游宣传画册和精品线路推介资料,组织搞好第六届浙江省旅游交易会农家乐展区组展工作. 5,密切部门协作.各级农办要牵好头,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检查指导,督促落实等综合作用,并加强与旅游等职责部门协作.整合项目资源,把康庄工程,"百千"工程,生态工程,绿化造林,放心店,文化村等重点扶持建设项目,优先向农家乐特色村(点)集聚,努力改善农家乐发展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 6,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深化提高认识,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加强各级农家乐工作队伍建设.列入党委政府综合考核,加强检查督促.召开全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推进现场会,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营造声势.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按照市级不少于200万元,县市区级不少于100~200万元的总要求,全面建立市和县市区级农家乐财政专项资金,保障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