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厂沟避暑游又火了 “你看嘛,从三月份以来就一直接到老顾客的电话,要来避暑。所以赶紧维修,让农家乐开业……”龙门山镇九峰村白果坪的“山里红”农家乐老板陈定其这段时间很忙碌,他的农家乐一开业,马上迎来了避暑的游客。而在他的带动下,白果坪的16户农家乐全部行动了起来。不但白果坪,银厂沟其他区域的农家乐也想在这个夏天分一杯羹。 走在银白公路,记者发觉,所走的道路已与地震后大相径庭。一条全新的油砂路逐步向银厂沟腹部延伸,并已开始让银厂沟沿线的农家乐受益。“除了在道路等基础设施方面加强重建,为了保障恢复银厂沟的避暑旅行,我们还要构成足够的接待能力!”据龙门山镇相关负责人推荐,到今年夏季结束前,整个龙门山镇将构成近万张床位的接待能力,除了农家乐及其乡村酒店,该镇还将充分依托5个大的统规统建点,从中挖掘游客接待点。“保障接待能力,是龙门山镇灾后重建的一件大事,而为游客打造比震前更美的旅行环境,则是旅行重建、搞好乡村旅行的关键所在!” 新居屋后建起农家乐 灾后重建中,彭州新兴镇寿阳泉永久安置点,涌现出寿阳泉眼、汤家碾及刘家院子等特色院落。七旬老人刘家怀,正是刘家院子的主人。 穿过牌坊进入院落,记者发觉,院里已经与上次采访时大相径庭。院里种满了菊花、牡丹、鸡冠花等花卉,除了喜庆外,还增添了更多景致。院子分为三部分,正房是刘大爷老两口的客厅及其卧室,两边相互对称的是他两个儿子的客厅、居室及其厨房,房子里里外外铺着清一色的地砖,屋顶上是全木的天花板,屋子里喷漆家具、新式厨柜,饭厅里还摆着美丽的酒柜。新居有200多平方米,刘大爷的家人告诉记者,“修房子花了18万多,政府补贴近一半呢!” 住进了新居后,刘家怀老人开始一项“雄伟”的事业发展农家乐,开创美好新生活。农家乐选址在屋后,经过全家人努力,日前与小院相连的两层农家乐家庭旅馆的主体已经竣工。为了让农家乐有更多的景观,除了将院子进行打扮外,刘家怀的两个儿子还筹划,将门前2亩多田地改种成黑牡丹。 在灾后重建中,谢家店子18户人家挑选了统规原建的模式,但选址是个棘手问题。这时,谢家店子村民吴旭友主动腾出自家的宅基地,以解决住房建设用地。 说起当初的决策,吴旭友告诉记者,把自家的宅基地拿出来,家里人肯定是反对的。虽然老伴及其自我一条心,但在城里做生意的子女坚决不答应,他们担心将来自我要发展,没有土地咋办?经过家庭会议的激烈争论,儿子最终允许了父亲的举动。此后,又经过两次村民议事会议出了结果:变林业资源为发展资本,把林业资源转化为旅行产业资源;自筹劳工,节约建房成本……终于,18户人家在建房自愿书上留下了鲜红的手印。 2010年二月八日,18户人家的新居完工,一幢幢川西风格融合欧式元素的新居层叠有致坐落在山边。每家每户在规划的面积内都建了两层楼房,以便搞旅行接待。“新居建起来后,18户人家就是一家人,搞旅行开发再也不是单打独斗。”吴旭友说,节约出来的11亩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将用来做旅行配套设施开发,日前已包装出“五彩乡村酒店”项目,正向社会公开招商。“我们的目标是3年内建成可服务300人的游览区域,集观光、游玩、娱乐、石器工艺、休闲避暑、特色食文化于一体,具备幽雅温馨的入住环境、提档升级的硬件设施、齐备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对于今后的旅行前途,吴旭友充满了信心。“现在已经有好些老客户给我们来电话,开始预约夏天避暑了呢!”吴旭友已经将二楼腾出来,放置上床及其彩电,乡村酒店已经规模初具。 从村民的住房中参观出来,记者留意到这里立起了“十八户记”的牌子,上书:“生活永远向前,希望不止;山川必然重振,秀色无限……” 乡村酒店借智求发展 自接手鹿鸣荷畔乡村酒店后,虽然生意有了起色,但吴介川的忧虑却越来越强,那就是怎么样提高酒店的竞争力。恰好西华大学的师生们来鹿鸣荷畔开展“三下乡”活动,在乡村酒店吃饭闲聊中了解到他的希望及其困惑,不但为之设计了一份详尽的发展策划书,还建立了特意的营销网站。 这份1万多字的“鹿鸣荷畔乡村酒店经营策划书”,从酒店的发展背景及现状,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再到乡村酒店营销与推广,都一一进行了具体分析。看了策划书的内容,吴介川一脸兴奋。说干就干,按照先期目标的规划,乡村酒店首先完善了有机蔬菜观赏及其采摘区,并附带种植部分特色果树、观赏花卉;完善已建荷塘项目,种植观赏莲藕及其食用莲藕、放养家常鱼类、设立荷塘观赏区及其垂钓区,切实做到藕鱼共生;加紧建立“鹿鸣”区,引进一定数量养殖鹿,设立敞放区及其观赏区,与荷塘配套;设立家禽绿色养殖观赏区,开拓一定区域,适宜放养少量兔子、鸡鸭等家禽,让游客真正感受农家田园式生活……“借智”见了奇效,去年的国庆黄金周期间,乡村酒店迎来了比以往所有时候都多的客人。 “我们乡村酒店今后还会更火!”吴介川告诉记者,为加大宣传及其营销力度、吸引更多消费人群,西华大学的师生们特为乡村酒店建立了一个特意的网站,日前已有上百人看到网站后,专程赶来度假休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