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八月,围场县的乡村大地正上演着一场别开生面的丰收盛宴。在县城核心商圈的夜间广场上,"木兰围场丰收季"活动以"乡镇组团设展、村寨创意摆摊"的创新模式火热开展,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消费场景巧妙融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农家乐体验新地标。 暮色初临,广场已然变身乡村集市。草莓西红柿的酸甜、松间马铃薯的醇香、田园杂粮饼的质朴交织成丰收交响曲,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市民游客。朝阳湾镇11个行政村首次以"党建联盟"形式集体亮相,镇党委书记罗奇成指着琳琅满目的展位介绍:"我们通过情景化展销打造沉浸式农家体验,让土特产成为可触摸的乡村记忆。"
在"优柿"品牌展位前,边墙村党支部书记段连瑞正忙着给顾客装袋:"现在每天能卖300多斤西红柿,冷棚种植面积已经扩展到5000亩。"他指着身后展示板上的产业链图谱说:"这次活动不仅是卖货,更是给投资商递名片。"说话间,几位客商正扫描西红柿深加工产品的二维码,咨询灵芝孢子油、米炒黄芪茶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合作事宜。
这场丰收季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构建了"田间到舌尖"的完整体验链。游客不仅能品尝现榨番茄汁、棒打香瓜汁等农家创意饮品,还能在灵芝种植大棚体验采摘乐趣,在杏仁加工坊见证陈皮杏仁露的诞生过程。这种"生产+体验+销售"的三维模式,让传统农业焕发出工业4.0时代的新生机。
数据显示,近两年围场县通过实施"农业工业化"战略,已培育出灵芝孢子油(3.8万元/斤)、米炒黄芪茶(溢价10倍)等20余款爆品。原本散落山间的农产品,经过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包装、文化赋能,正以精美礼盒的形式走进全国商超,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围场样本。
当夜市灯光渐次亮起,广场上的篝火晚会又添新景。游客们围着载歌载舞的村民,手捧现烤的马铃薯面包,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着新时代农家乐的独特魅力。这场持续整个秋季的丰收嘉年华,不仅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更让城市人找到了心中的诗和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