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起告诉记者,从2004年起,他家摸索着办起了“农家乐”,但因为设施相对简陋且经验不足,生意并不太好。最近3年多,本市实施农民素质提高工程,李长起参加了县相关部门组织的客房餐饮专业培训,使得自家“农家乐”的接待水平与服务质量大大提高。 “现在我的农家院已拥有了12间客房,空调、电视等设施一应俱全,还供应24小时热水,来自天津、北京、河北、内蒙古的回头客非常多,平均每年都有2000多人,还被市旅行局评为乡村旅行四星级经营户。”老李笑着说,“如今,村里的相当多农户都吃起了旅行饭,并靠着这个‘金饭碗’盖了新房、买了车,生活甭提多乐及其了。” 连日来,在由今晚报、今晚网联合主办的“天津百姓幸福笑脸抓拍摄影大赛”中,相当多参赛的农民朋友纷纷在“笑脸背后的幸福故事”中表示,随着多项惠农政策的施行,更多的津沽农户通过种植设施农业、经营“农家乐”等途径走上了致富路,农家院里常常充满了欢笑。 “最近5年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真正尝到了经营‘农家乐’的甜头。全家年均纯收入连年翻番,从3年前的4万多元,增长到如今的超过15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昨天,58岁的蓟县官庄镇联合村村民李长起给本报打来电话,讲述了自我的幸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