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夏以来,全国多地陷入持续高温模式,而宁夏原州区凭借夏季平均18℃的宜人气候、宛如画卷的生态景致以及底蕴深厚的乡土文化,成为了游客避暑休闲的“心头好”,当地的乡村民宿更是迎来了一波强劲的接待高峰,成为众多人逃离酷暑的“清凉驿站”。 在原州区的乡村民宿版图中,官厅镇薛庄村的归阁・守望星河民宿堪称“精致与巧趣”的代表。走进这里,精心设计的庭院让人眼前一亮,红砖搭建的建筑错落分布,周边大片向日葵花田绚烂绽放,远处层叠的山峦环绕其间,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与田园间的自然野趣完美融合,每一处细节都透着用心。自去年9月正式建成运营后,这家民宿就迅速成为薛庄村的热门打卡地,听风、观山、看雨、望月等6个独立院落各有特色,全景落地窗将户外的自然风光框成了一幅幅天然的风景画,让游客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乡村美景。
“7月开始,我们民宿每天都是满房状态,周末的房间更是要提前两周预订才行。”民宿前台工作人员一边忙着接听咨询电话,一边介绍道。在这里,游客不仅能体验到“进门见特色、推窗赏美景、夜晚观星河”的诗意居住感受,还能参与非遗体验活动、走进田间进行农家采摘,更能品尝到地道的乡村风味。“我们民宿所有食材都选自当地的新鲜时令蔬菜和优质牛羊肉,每天会根据预订人数现采现备,保证游客吃到的都是最新鲜的味道。”民宿管家朱文静笑着说。来自西安的游客白杨,本身是学设计的,她对这家民宿赞不绝口:“这次过来真的很惊喜,民宿的设计和周边环境都特别舒适,尤其是复古火车造型的餐厅、二楼的观景台以及沙滩市集里的一些创意元素,都让我觉得很有新意,很有设计感。”
薛庄村民宿的走红,离不开背后的有力支撑。2023年,在国铁集团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薛庄村启动了“百美村庄”乡村振兴农文旅示范项目。经过近三年的发展,薛庄村实现了华丽转型——从过去单一的农业种植村,变成了如今集非遗体验、文创开发、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多元发展样板村。当地的“清凉体验”也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消暑纳凉,而是延伸出了非遗研学、田园采摘、文创消费等丰富多元的消费场景,让游客的乡村之旅更具深度。
如果说薛庄村的民宿胜在精致创意,那么双泉村的民宿则凭借“古韵与本真”圈粉无数。走进双泉村,蜿蜒的河谷穿村而过,村内上千棵百年古榆树、左公柳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绿意将整个村庄包裹,听泉别院民宿就藏在这片绿意之中。民宿建筑深深扎根于当地文化,无论是墙面的纹理还是内饰的布置,都透着浓郁的古朴气息,同时又保留了乡村的自然野趣,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宁静的旧时光。
“今年7月,我们村的听泉别院等两栋民宿刚在精品民宿网等平台上线,试营业还不到一个月,就已经接待了600人次的游客,入住率特别高,周末基本没有空房,其中传统炕房最受游客欢迎。”民宿负责人刘小北介绍道。来自银川的游客张先生一家,在双泉村度过了愉快的假期,他说:“双泉村特别幽静、凉快,来到这里就像逃离了城市的喧嚣,整个人都能融入乡野之间,心灵也得到了放松。而且这里配套设施很全,有KTV、共享厨房、自助烧烤区,选择特别多,特别适合一家人来度假。”
眼下,双泉村正借着民宿发展的东风,积极推进康养民宿建设,努力打造民宿集群发展的态势。看到民宿带来的红利,村民们也纷纷行动起来,改建自家房屋加入民宿经营,目前已新增客房16间。这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增加收入,还能让大家共享民宿经济发展的成果,真正实现了“在家创业、顾家增收”。
如今的双泉村,正一步步将生态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乡村民宿就像一条纽带,串联起了村里的多元业态,依托古泉广场、生态展厅、菌菇产业园、上山栈道、彩虹自行车道等基础设施,形成了“吃、住、游、学、娱”一体化的旅游链条,乡村农文旅经济逐渐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今年以来,原州区还通过“活动聚客、民宿留客”的思路,借助“村BA”篮球赛事、乡村越野赛、田园音乐会等一系列特色活动,持续为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引流。如今,乡村民宿不仅成为展示原州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的重要窗口,更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据统计,2025年截至7月,原州区全区旅游接待人数达481.1万人次,旅游收入13404.12万元;其中,民宿旅游接待12.36万人次,收入400.26万元,民宿经济在全区旅游发展中的分量正不断加重,为原州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