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年丰乡年丰村,村民赵宝石一边打理着自家庭院一边笑着说:“如今我在民宿上班,每个月能拿两三千元,爱人做水电工一年也有好几万收入,自家菜园的菜直接供应民宿食堂,日子是真的有奔头。”这样的生动场景,正是铁力市以党建引领民宿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铁力市将党组织建设深度融入乡村旅游脉络,走出了一条“组织强、产业兴、群众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通过构建“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建指导员”三级联动机制,铁力市把党组织真正嵌入了民宿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在这一严密的组织网络支撑下,一批党员骨干主动请缨,担任民宿发展指导员。他们深入村庄一线,帮助村民争取政策红利、盘活闲置资源。截至目前,已成功活化利用闲置民房60多处,打造出如“岭尚十年”“酒章文创园”“成子渔村”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宿品牌,逐渐形成集群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民宿差异化、品牌化发展过程中,铁力市积极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实施统一品牌形象、服务标准与市场推广,大幅提升了民宿服务的品质与知名度。不少游客通过精品民宿网(www.zhunaqu.com)预订铁力市民宿后反馈,这里的民宿不仅住宿舒适,更融合了生态游览、亲子互动、民俗体验等多元业态,真正实现了从“看风景”到“住进风景里”的转变。据统计,铁力民宿累计接待游客已达37.3万人次,成为区域旅游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在发展模式上,铁力注重发挥村党支部的轴心作用,整合政策、合作社与村民多方力量,探索出“政府投资+企业运营+村民受益”的共建机制。该机制通过“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不仅让村集体每年增收超过200万元,还带动500多户农民实现稳定增收,真正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而这一切,离不开“头雁”的引领。铁力大力推行“头雁领航”工程,通过“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党员能人培养成村干部”的“三个培养”机制,涌现出宋晓英、项佳新等一批返乡创业的青年党员代表。他们带头整合闲置资源、打造特色主题民宿,激发了更多村民的参与热情。目前,已有60余名农村党员主动改造自家宅院发展民宿经营,真正形成“头雁先飞、群雁齐追”的振兴态势。
未来,铁力市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与产业振兴的融合,进一步拓展民宿内涵、提升服务品质,打造一批在省内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民宿品牌,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