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云海间的桃源梦:铜仁民宿点亮乡村振兴路

丹霞云海间的桃源梦:铜仁民宿点亮乡村振兴路

   在霜降时节的晨雾里,一位上海游客倚在悬于丹霞峭壁的泳池旁,看着归巢倦鸟掠过云海翻涌的天际。"晨起薄雾漫过青崖,夜晚星辰触手可及,枕山风入梦,恍若置身云端仙境。"肖楠楠的感叹,道出了现代都市人对"诗与远方"的深切向往。这处位于铜仁市万山区朱砂古镇的放下云居民宿,正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成为越来越多旅人心灵的栖息地。

  "从前这里几乎无人问津。"放下云居民宿负责人杨歆指着眼前的青山云海说道。如今,15间精心设计的客房依山而建,每间都将群山景致纳入窗棂,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打卡胜地。从7月开始,这里便持续满房,有的客人一次性预订5间房连住3天。为提升服务品质,民宿创新推出"一对多"管家服务模式,每名客人对应约10名工作人员,确保及时响应各类需求。
  这样的蜕变正在铜仁各地上演。昔日空心村因民宿而重焕生机,沉睡的资源在精心编织下,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坚实底气。在精品民宿(www.zhunaqu.com)上,铜仁民宿的好评率持续攀升,成为周边游的热门选择。
  铜仁民宿产业的崛起,得益于政府的精准规划。依托梵净山旅游品牌,当地坚持特色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思路,引进知名民宿品牌企业,布局了川上语、梵尘七舍、行驿揽月台等一批生态旅居主题民宿。目前全市已拥有精品民宿144家,其中五星级民宿7家,四星级民宿11家,初步形成了以梵净山民宿集群为龙头的区域联动发展格局。
  来自辽宁大连的杨洪霞被梵净山的自然条件所吸引,在此创建了迎晓山居。"迎晓就是迎着东方破晓,向着光明。这里的负氧离子含量高,温湿度适宜,是理想的旅居康养之地。"她的选择,代表了越来越多外来投资者对铜仁民宿产业的信心。
  在江口县太平镇梵净山村,22栋土家族传统吊脚楼经过匠心改造,化身为群山之心民宿。这些建筑外部保留着土家族吊脚楼的瓦顶与木框架结构,内部则巧妙融合现代旅居需求,结合日式、新中式风格,打造出古朴与时尚兼具的居住体验。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民宿是乡村文化的最佳载体。"这一理念在铜仁民宿规划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远眺梵净山标志性景观"红云金顶",还能体验颂钵疗愈、户外森林冥想、农耕体验等深度康养项目,感受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
  随着"民宿+"模式的不断创新,铜仁正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民宿产业集群。"民宿+景区"、"民宿+农庄"、"民宿+民俗"、"民宿+露营"等新业态层出不穷,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
  在太平镇云舍村,民宿产业带动旅游从业人员超1000人,全村67%的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民宿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实质贡献。
  为提升游客体验,铜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景区标识系统,在民宿集中区域增设停车场、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同时,通过培养和引进专业旅游服务人才,组织各类培训活动,全面提升民宿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
  "小民宿带动的,远不止一张床。"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它串起了产业链,活络了乡村经济。未来,铜仁民宿将更加注重本土品牌打造,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在丹霞与云海之间,铜仁民宿正以独特的魅力,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这些散落在青山绿水间的精品民宿,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远离喧嚣的栖息之所,更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的重要纽带,持续释放着产业融合的蓬勃活力。
👍 还不错
(1)
👎 不怎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