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一面 经营单一 记者走访调查发觉,农家乐火爆的背后仍有很多隐忧。多数农家乐是家族式经营,规模不大,档次不高。如今,经营项目单一、同质化竞争、卫生条件不好等,成了制约农家乐发展的比较瓶颈。 在怀化侗文化城景区附近,记者及其一家农家乐店主攀谈。8年前,他把自我住的木板房改导致了农家乐,生意开始比较好,一天要杀十几只鸡。但从2007年开始,这里的农家乐发展到10余家,竞争激烈,生意大不如前,现在一个星期也杀不了十几只鸡。 事实上,几乎所有农家乐都应对冷热不均的问题:中午热闹,晚上冷清;春夏热闹,冬天冷清。每年过了十月,进入旅行淡季,农家乐就少有人光顾。 经营项目单一,也限制着农家乐的发展。吃特色农家饭,是所有农家乐的经营内容。但游客吃过几次后,农家饭的吸引力就不大了,特色也不显然了。很多农家乐经营者认为,城里人来乡下就是图吃个新鲜,都把提供乡土特色农家饭等同于农家乐,陷入内容单一的低层次重复开发。 因为经营内容同质化,竞争加剧。开始只是竞相杀价,后来演变成上路拦车拉客。 这种市场乱象,源于缺少治理及其组织。农家乐发展已有多年,但翻阅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涉及农家乐的文件,多是对吃、住提出程度不同的要求,且要求多侧重于引导,失之于“软”。在这个问题上,相关部门陷入“两难”。怀化市政府一个干部说,农家乐大都是小本生意,治理太严、门槛太高,农民就难办下去;而治理太松,又不利于农家乐做大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