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五月十九日,中国外文局外国专家记者团来到了彭州市新兴镇寿阳泉原址重建安置点刘家怀老人家中采访。 68岁的刘家怀老人(后简称老刘)古铜色的肌肤透着健康及其硬朗。在自家的小院中,老人用“家及其万事兴”形容老两口及其两个儿子小两口组成的幸福“大”家庭。说起家庭收入时,老刘带采访团来到了院子后面自我设计的“农家乐”。老刘告诉记者,他利用成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贷款,贷了20万修建了这栋有20个房间的小二楼。“乡村酒店日前还在装修中,计划在下个月开张……”,说起“农家乐”话题,话语不多的老刘立刻滔滔不绝,对于未来的希望及其向往更是溢于言表。 临走时朴实、热情的老刘叫住了记者,跑回家中要拿自家产的山核桃送与记者,站在老刘家房前,发觉了屏风上的感恩诗: “开放改革政策好,中国繁荣又富强; 新农村更美好,美满相处奔小康; 搬进新居更美好,后人牢记在心上。” 据了解,新兴镇“寿阳泉”安置点是彭州市0个统规自建安置点,一共有79户,279人。刘家怀一家是这个永久性住房安置点里一般的一户。 当日,中国外文局外国专家记者团还参观、考察了三星堆及白鹿镇,结束了为期五日的汶川地震灾区回访。短暂的采访只能让记者对地震灾区重建工作有一个概况性的了解,然而,灾区人民自强不息、踊跃向上的精神与淳朴热情的感恩之心早已深深感动了记者团的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