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星星农家乐”至今已有6个年头的朔北藏族乡代同庄村村民祁生秀告诉记者,自开业以来,每日客人爆满,生意红火,每年除去各项费用及其支出外,她的“农家乐”年获纯利润在30万元以上,每名服务员年挣到工资8000多元。今年她又投资30万元进行了扩建,增设了舒适优雅的水榭亭楼接待设施。 原先在桥头镇做生意的吴俊胜于2007年租用了暗门滩村的一片土地,开办了“四季田园农家乐”,月进账10余万元,解决了30余名当地农民的就业。现在,暗门滩村的“农家乐”已经发展到了近20户。 异常活跃的乡村旅行接待点构成了县城边缘一道夺目的风景线。为进一步扩大“农家乐”的规模,去年,大通县倾注专项扶持发展资金1000多万元改造了“后子河民族餐饮城”街区面貌,新建成了银桥生态园、大通土族风情园、百灵生态山庄等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新型乡村旅行接待点,有效提高了乡村旅行服务业的形象及其品位。 依托大坂山、老爷山区的秀美风光及其毗邻省城西宁的区位优势,截至今年五月初,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乡村旅行接待点“农家乐”已发展到近百家,从业人员超过千人。 2010年,全县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行接待点共接待游客81.1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4932.6万元。今年截至四月底,全县“农家乐”乡村旅行接待点已接待游客1.96万人次,创经营收入133.8万元,同比增长了15.3%及其18.1%,占整个旅行总收入的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