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里的菜不必去批发市场就被抢购一空,并且价格比市场上的还贵。”在谈到农家乐发展给当地农民带来的好处时,郑海南很自豪地说,40家农家乐本身耗费一部分本地蔬菜,来的游客捎带走一部分,再加上“名声在外”后市内单位预订一部分,使得全村种植出的小菜不愁销路;另一个显然好处就是让本地农民打工挣钱不用去远方,农家乐解决了村民就业1200多人。“现在是很多外地人甚至是城里人到我们村的休闲山庄找工作。”而长沙市旅行局提供的数据表明,去年全市乡村旅行产业收入达到35.8亿元,为农民增收6.4亿元。 当然,农家乐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也应对着产业怎么样提高、连续发展的问题。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教师何平均等人曾就真人桥村的休闲农业作过专题研究,他们把真人桥村的休闲农庄分为两类:一种是服务设施齐全的综合接待型山庄,如银杏山庄、农夫山庄、泰平农庄等,起到会议接待、餐饮住宿等综合接待功效;另一种是农户利用自家房屋、水塘、菜地发展以餐饮钓鱼为主题的吃农饭、住农家屋的典型民俗型农家乐,如杨梅塘农家乐、真人桥生态农庄等。 因为农家乐多以自发、分散、粗放的私营等经营形式为主,一方面专业人才短缺,经营治理能力薄弱,综合接待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因为其内部接待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在品牌构成、整体营销、科学治理等方面存在实际艰难及其问题,造成相应的产业化发展空间难以构成。 对这些问题,真人桥村日前正打算通过由行业协会组织培训、与旅游社联手拓展客源等方法来克服,以期待休闲产业稳步发展,打导致名副实际上的“三湘0休闲村”。而这个问题一样导致全市其他农家乐重视,日前全市60%以上的星级农庄引进了职业经理,50%的高星级农庄引入了酒店服务模式,企业服务规范化及其专业程度大幅提高,这也意味着长沙的农家乐向现代化、专业化治理服务进程全面提速。 彭佳是安乡人,在高新区雷锋镇真人桥村开办农家乐已有5年历史。他的滴翠山庄紧临319国道,距4A景区雷锋纪念馆不远。“当年为了选地址,我们花了两个月时间,把长沙周边的乡村都跑遍了。”彭佳对记者回顾2007年开业的情况时说,原来计划投资500万元,现在已陆续投进了近三千万元,他认定真人桥村地理位置优势显然,休闲产业前景无量,加上当地宽松的经济环境及其成规模的农家乐,是吸引他选址真人桥村的主要因素,而几年的经营情况也证实当初的决策没错。 真人桥村被居民称为“长沙0休闲村”,由于这个座落于高新区雷锋镇的村子,从1998年0个农家乐出现开始,日前已有大大小小40家农业休闲地方。据长沙市旅行部门的统计,这是日前长沙市休闲农庄数量比较多的村子。 真人桥休闲农业协会负责人郑海南昨天向记者推荐,从1998年村民周拥军开办银杏山庄起,直到2006年协会成立时也只有10家会员单位。“真正的高速发展是近几年的事情。”据推荐,日前该村有星级休闲农庄16家,家庭式农家乐24家,2010年这些农家乐接待游客达32万人次,经营收入突破4000万元。其休闲农业导致了国际友人关注,这些年村里的农家乐先后接待了莫桑比克、韩国等17个中国的领导人参观。 “当今的农家乐已经不是传统的吃饭、钓鱼,而是已经成为一种欣欣向荣的新产业了。”长沙市旅行局局长谭勇说,长沙市乡村旅行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步表现形式为以钓鱼休闲、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为主的农家乐,农家乐是乡村旅行发展的一种初期及其较典型的形式。 随着“农家乐”在长沙的兴起及其快速发展,长沙市的乡村旅行已经逐渐上升到一个产业化的阶段。“十一五”期间,以农家乐为主的长沙乡村旅行收入及其接待总人数都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长沙市旅行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长沙市日前已有农家乐1600多家,其中长沙县、开福区、望城县、浏阳市等已逐步构成了点片相连的乡村旅行产业群。从2004年到2010年,长沙市的农家乐出现了快速增长,到2010年长沙有五星级农庄26家、四星级农庄36家。全市“农家乐”床位数达13105张,同比增长23.5%,从业人数为15258人。特别是长沙周边30公里以内,已构成了点片相连的乡村旅行产业圈,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