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崇山峻岭环抱的山联村,座落于连南偏远地区,全村100多平方公里,却仅有1600多人,居住十分分散,有的村小组仅有70多人。山联村是名副实际上的“插花地”,更一度是经济薄弱村。 自2008年开始担任村干部以来,何桂芳东奔西走,推动山联村修了路桥,村民家里通上水电、宽带,生活好了起来。“但要真正脱贫还得寻觅一个经济支柱。”他一直思索这个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给了何桂芳许多外出调研的机会,他走访了梅州“雁南飞”等多地。看到别的乡村依靠旅游、种养等快速发展起来,他深受启示:“实际上山村有许多生态资源,能够通过发展生态经济让群众走上致富路。” 何桂芳发动村民,大力推广养蜂、茶叶、山羊、娃娃鱼、野生葡萄等发展项目,并联合附近周围的5个村共同开发生态旅游市场,在瑶族文化、连南山水上做文章,举行起到当地特色的冬笋节。 日前,山联村附近周围已经有100多家农家乐,村民在家门口就有买卖做。“以前很多村民出外打工,现在家乡发展起来了,年轻人跑回来办起农家乐。”在村民眼里,何桂芳是带领瑶山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建议用高铁拉动山区发展 过去5年,何桂芳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交了52份建议,当中大部分关乎乡村发展和山区民生,涉及扶贫、生态爱护、交通运输、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建设等多方面。 今年,何桂芳准备建议永清广高铁南延线能经过清远北部地区,通过高铁经济带来更多的资本、技术、人力以及消费群体,拉动包括山联村在内的广大山区发展。“通高铁对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尤为重要。”他说。 何桂芳表明,连南瑶族自治县被纳入了国家级生态区后,山联村未来主要还是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这也意味着需要交通硬件作为支撑,高铁站的建设将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何桂芳关注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扶持。广东省今年延续了2015年制订的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何桂芳计划用好这一政策,多引进一些外地企业到山联村一同开发生态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