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家院: 十渡桃源仙谷玻璃台黑龙潭雾灵山白河湾漂流青龙峡云蒙山黄花城水长城石林峡灵山雁栖湖爨底下村幽谷神潭挂甲峪京东大峡谷
密云水库金海湖百泉山龙庆峡云梦仙境焦庄户地道战遗址京都第一瀑捧河湾古北水镇古北口长城司马台长城玉渡山喇叭沟门清凉谷
延庆百里画廊京东大溶洞蒲洼乡
天津农家院: 蓟县盘山毛家峪翠屏湖黄崖关长城九山顶梨木台八仙山青山岭郭家沟东山村小穿乡野公园紫云水岸香草园九龙山吉姆冒险世界
车神架西井峪
河北农家院: 坝上草原农家院大全丰宁坝上草原张北坝上草原中都草原草原天路)、沽源坝上草原沽源天鹅湖沽源闪电湖雾灵山塞罕坝野三坡金山岭长城潘家口水库百草畔百里峡白洋淀白石山北戴河南戴河御道口
山东:日照渔家乐蓬莱渔家长岛渔家青岛渔家南隍城岛)(辽宁:东戴河电厂海滨止锚湾兴城海滨哈仙岛瓜皮岛海王九岛獐子岛广鹿岛大长山岛
其它热门目的地:安吉农家乐长兴农家乐临安农家乐富阳农家乐桐庐农家乐诸暨农家乐宁波农家乐杭州农家乐衢州农家乐辉腾锡勒草原农家院

桂林旅游创新发展,各项指标再创新高

来源:广西日报 记者 李春生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1日 09:46:13 点击:

       文章原标题(桂林旅游总消费破千亿)文章来源(广西日报) 

       今年春节黄金周,桂林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19.97万人次,同比增长12.79%;实现旅游消费29.42亿元,同比增长13.26%。国内权威旅游网站《2019春节长假旅游趋势预测报告》显示,桂林又一次入选“春节国内游十大热门旅游城市”。

  2018年,桂林市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旅游总消费超1200亿元,分别增长22%、33%,旅游业成为桂林千亿元产业。

  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持续稳步推进并纳入自治区核心发展战略,获批成为全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重大机遇面前,桂林旅游创新发展,各项指标再创新高,全域旅游、“厕所革命”成绩亮眼,为全国旅游界提供了不少可资借鉴的经验。

  深耕细作

  “优质旅游”成品牌

  大年初三,游客钟义兴一家从广州自驾抵达桂林阳朔。他们或骑自行车徜徉在十里画廊景区,尽享秀美如画的山水风光;或乘坐排筏在遇龙河上,兴致高昂地进行山歌对唱。当晚是《印象·刘三姐》新年的首演日,精彩的演出让钟义兴一家过足了瘾。像他们这样选择在桂林度过春节假期的游客,近年来数量激增。

  “桂林旅游总消费破千亿,不仅得益于接待游客总人数的大幅增加,更得益于过夜游客的增加。换句话说,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更加丰富优质,游客比以往愿意待更多时间,这直接拉动了旅游消费。”桂林市旅发委主要负责人说。

  而这背后,是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深耕细作。

  重大项目强劲推动,“桂林优质旅游”品牌战略成果丰硕。2018年,该市13个旅游重大项目共完成投资37.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122.48%。其中,“一键游桂林”智慧旅游项目,基于云计算互联网技术,建设旅游大数据中心、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旅游综合监管平台,得到了自治区主要领导的肯定。目前,旅游综合服务平台“i游桂林”已升级到2.0版,探索出“金融+互联网”共同支撑旅游诸要素升级的创新模式,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联合运营。

  据介绍,“i游桂林”可通过大数据对游客喜好进行分析,精准推送。智能的“小i”客服和专业的旅游顾问,可根据游客需求定制出个性化路线。“i游桂林”还推出商家诚信查询功能、旅游监管平台功能,让游客省心、放心、开心地畅游桂林。

  完善网络

  通达景区“最后一公里”

  作为国内唯一“一市九站两高铁”的设区市,桂林已初步建成包括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等在内的区域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让游客来往更加便捷。但全域旅游背景下,如何更好解决景区“最后一公里”通达问题?

  该市的做法是积极建设三级旅游集散中心,通过交通枢纽、旅游集散中心与景区之间的直通车、城市旅游大巴,形成旅游集散网络。此外,该市还推进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建设,打造了百里漓东和秀峰中英文标识示范区。同时,桂林千古情、全州天湖度假区滑雪场等新项目迅速占领市场,8条大桂林生态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推进。

  该市还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主动作为,推进乡村旅游、精品民宿等发展,发挥旅游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该市与爱彼迎合作的龙胜金江村旅游扶贫试点项目,成为全国旅游扶贫的成功案例。

  该项目为期两年,邀请全球知名设计师对当地传统干栏式建筑进行改造,打造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现代共享民宿,提高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该项目改造完成的6间共享房屋已正式上线,惠及全村38户家庭百余人。据了解,去年桂林仅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人数就超过3000万人次。

  先行先试

  创新探索新机制

  保持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该市还担负着国家赋予国际旅游胜地“先行先试”的职责和重任,积极创新探索新机制、新做法,在多个领域成为全国、全区第一。

  在全区率先建成“1+3+N”旅游综合执法模式——“1”即旅游行政管理部门,“3”即旅游工商分局、旅游警察支队、旅游巡回法庭,“N”即多个涉旅部门。成立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形成旅游市场“协管员”模式。深化导游体制改革,对1.1万多名导游换发电子导游证,建立全市导游执业信息监管平台,通过“电子行程单”,初步实现对导游执业全过程、动态化服务监管。

  成立广西首家、全国第三家旅游购物退货监理中心,游客在桂林旅游购物可享30天内无理由退换货服务。

  “双创”工作保持全区领先,从“景区旅游”迈向“全域旅游”。广西16个县(市、区)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该市就占了5席。“厕所革命”连续3年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18年,共完成530座旅游厕所的改造。

  “全力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升级版’,将全域旅游发展作为国际旅游胜地‘升级版’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措施。”桂林市委主要领导说,“同时,加快推进阳朔、兴安、龙胜等创建单位通过国家及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验收命名,及时总结并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创建经验。”(本报记者 李春生 通讯员 刘倩)

还不错
(1)
100%
不怎样
(0)
0%
感谢您阅读:桂林旅游创新发展,各项指标再创新高
------分隔线----------------------------
发表评论
以下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家乐联盟网的观点或立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