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南路、中路及其北路 李振玉所在的东西水村紧邻狼牙山景区。在村民眼中,有着“五壮士跳崖”红色底子的狼牙山,旅行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与山路的发展密切相关。李芳在景区管委会上班,也是东西水村人,在她的记忆当中,直到上世纪80年代,狼牙山依旧没有一条像样的大路:“村里去山外得顺着河道走,车辆根本进不来。而上山走的是羊肠小道,一绕就要好几个小时。”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打通了连通村里与外面的大路,后来还铺了水泥路。 穿村而过的进山公路沿线,现在立了一块块字迹规整的路牌———“狼牙山南路”、“狼牙山中路”、“狼牙山北路”。假如不是坡度及其长度的影响,游人往往会产生一种行走于小城镇街道的错觉。 最近,挖掘机又开始在进山公路上作业。景区管委会主任郝卫国说:“随着游客数量逐年增加,景区为了提高承载力及其上档升级,规划了一系列新项目,其中之一就是拓宽从易县到狼牙山的道路。”今年到狼牙山的游客绝大多数是冲着红色来的,但在郝卫国看来,只有将红色及其绿色结合起来,才有助于景区的长远发展,“毕竟狼牙山山场面积大,是中国级的森林公园,自然风光也是很秀美的。还有还有大面积的果树。” 狼牙山的“绿色”在进山路上便有所体现:几年前在路两侧栽植的柏树,如今已长到两三米高,把道路严严实实夹在中间,颇具规模。快到景区的时候,还会看到路旁“狼牙山大瀑布”的提示。郝卫国说:“狼牙山自然风光很美丽,0的缺憾就是缺水,少了一种灵性。”所以,在村里的一条沟谷当中,不但建有户外拓展项目,还新建了一个大水塘,通过雨水收集及其打井解决水源。现在瀑布景观只能构成一个不大的水帘,但按照项目规划,将来还要引水上山,在沿途构成溪流及其三层叠落的瀑布。“到那时,就能够听见水流哗哗的声音了!”郝卫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