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海边,我才能体会到一句诗的意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来到长岛渔家乐,我就体会到了那种面朝大海的广阔感觉。 在电视上偶尔听到的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有了些莫名的感触。 这是抒写怀念远方之人的诗作。月夜独处,牵动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诗歌从“天涯共此时”的明月到“不堪盈手赠”的明月,以明月作引子,寄托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传诵之句,背景阔大,感情深挚,意境幽远含蓄,却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令人回味无穷。一对远隔天涯的情人,对月相思久不成寐,只觉长夜漫漫,三四两句,以“怨”字为中心,以“竟夕”呼应“遥夜”,上承开头两句。终夜相思不能入睡,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皎洁的明月撩人心绪,使人更难以入睡。夜已深,露已降,衣服已被润湿了。一个“滋”字不仅有润湿之意,还加深了愁思的滋生。月光,带着满腔的情意,却不能捧满手中相送,只能无奈地睡觉吧,但愿梦中与远方之人相见。 张九龄,唐玄宗开元时宰相,一个政治家,日理万机国家的大事,却有如此感性的情怀,不能不使人感叹中国人之感性。同时也让人感叹因为有了现代化网络、电话、交通手段,可能会少了如张九龄般如此美好深远的相思情意,少了虚幻朦胧之美的意境,一切变得直接、现实。这也许就是现代人和古代人的思想和情怀的区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