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蓬莱—未来之星”国际研讨会在蓬莱市成功举行,国内外百余名青年精英与世界顶端专家学者聚首“仙境”,“论剑”全球化挑战。“这次研讨会首次在瑞士之外的国家举办,最后选定蓬莱,是被这里迷人的环境和良好的服务所吸引,蓬莱这座海滨城市让世界瞩目,散发无穷魅力!”活动主办方瑞士施泰因基金会主席托尼•绍宁伯格对记者说。 如今,随着仙境蓬莱国际知名度不断提升,各类高端会务活动竞相选址于此,会展经济在这座“小县城”风生水起,引领蓬莱服务业转型升级。 发展会展经济,我市环境优势得天独厚。依托“人间仙境、休闲天堂、美酒之乡”的城市品牌,我市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与“人间仙境”名实相符和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海滨生态城市。通过科学统揽城市规划,我市在沿60公里海岸线500米内设置“红线”,加强对规划区的保护控制。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做好“河、海”两篇文章,向东打造滨水、滨海景观带,向西启动西海岸海洋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实施街巷整治、绿化、亮化工程,推进旧城区改造、居住区建设和城中村集中治理。重视历史文化保护,投资10亿多元用于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修缮,使历史文化保持原始形态。加强生态建设,完成荒山造林及县乡路绿化,实现森林覆盖率达42%。推动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污染防治,万元GDP能耗等约束性指标大幅下降,全市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实现100%。青山、碧海、蓝天,为蓬莱这座“小县城”争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节水型城市等一个又一个“金字招牌”。 发展会展经济,离不开完备的城市服务功能承载。我市加快“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领域开发,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文化娱乐、餐饮购物、运动休闲等相关配套产业。到目前,已发展旅游服务企业230多家,建起15座三星级以上宾馆酒店、3家大型旅游商品集散地、5处国际会展会议中心及30余个休闲娱乐项目。2010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4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亿元。积极构建“海陆空”大交通网络,重点启动潮水国际机场和龙烟铁路建设,开通蓬莱到辽东半岛的滚装航线,实现由交通末端城市向枢纽城市转变。依托大交通,重点推进大型港口物流园、多式联运铁路堆场和空港物流园建设,打造海港、空港、铁路多式联运的物流发展体系。 良好的环境和服务吸引全球众多高端会务会展主办方的青睐,一批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会展活动纷至沓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和平颂”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节已在蓬莱成功举办九届,世界葡萄酒界0影响力的专业展会VINITECH博览会和VINALIES品评赛落户蓬莱,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戚继光学术研讨会、蓬莱古船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先后在此召开。各种会务会展活动聚集,大量物流、客流、信息流、资金流涌入蓬莱,带动服务业整体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