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2日,一场以"金融活水润乡野、气保护航促共富"为主题的2025年桐庐县"共富·农家乐贷"首发仪式在富春江畔举行。这场由气象、保险、银行三方联动的创新实践,不仅为桐庐农家乐产业注入发展新动能,更开创了"气象服务+保险保障+金融支持"三位一体赋能乡村经济的全新模式,标志着当地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县,桐庐的农家乐产业近年来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从山间民宿到田园综合体,从单一住宿到农事体验、文化研学等多元业态,农家乐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乡村活化的重要载体。然而,资金短缺、自然灾害风险、运营经验不足等问题始终制约着产业升级。在此背景下,桐庐农商银行联合县气象局、人保财险桐庐支公司推出的"共富·农家乐贷",精准破解行业痛点,为农家乐经营者量身打造全周期金融解决方案。
这款专项信贷产品最高额度达300万元,覆盖农家乐建设、装修升级、设备采购、活动策划等全流程资金需求。其创新之处在于打破传统信贷模式,将气象数据与保险机制深度融入金融评估体系。县气象局提供的精细化气象服务,不仅帮助经营者规避自然灾害风险,更通过定制化气候资源分析,为农家乐选址、特色项目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人保财险推出的"农家乐综合保险",则涵盖财产损失、游客意外、停业损失等多重保障,构建起风险防控网。
"以前想扩大规模总是卡在资金上,现在有了这笔贷款,不仅能改造老房成为特色民宿,还能开发采摘园、手作工坊,让游客体验真正的乡村生活。"作为首批受益者,桐庐县农家乐协会理事陈伟强难掩兴奋。他计划将50万元贷款用于打造"四季农耕"主题体验区,预计每年可增加20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农户销售农产品超30万元。
县气象局局长詹平华在仪式上详细解读了三方协作机制:"我们首先制定《农家乐气象灾害防御指南》,从选址到运营提供全流程气象指导;随后推出'农家乐天气险',对因暴雨、台风等灾害导致的停业损失进行补偿;此次联合银行推出信贷产品,则是将气象风险评估纳入授信模型,让信用良好的经营者享受更低利率。"这种"风险预警-保险兜底-金融赋能"的闭环模式,有效降低了经营者的后顾之忧。
人保财险桐庐支公司负责人补充介绍,针对农家乐特性设计的保险方案还包含"特色活动责任险""农产品质量险"等创新险种,全面覆盖经营风险。数据显示,首批签约的32户农家乐经营者中,80%选择将贷款用于业态升级,其中亲子研学、非遗体验、生态养殖等项目占比超过60%,显示出产业向精细化、差异化发展的明显趋势。
这场金融创新带来的效应正在显现。据桐庐县文广旅体局统计,自"共富·农家乐贷"试点以来,全县新增农家乐经营主体47家,改造升级项目63个,直接带动就业超500人,预计今年乡村旅游收入将突破12亿元。更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已有23家农家乐与周边种植户、手工艺人建立稳定供货关系,形成"旅游+农业"的产业联动。
"我们不仅要让游客住得下,更要让乡村活起来、农民富起来。"桐庐农商银行行长王建国表示,未来三年计划投放5亿元专项信贷,重点支持"农家乐集群""乡村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同时,三方将共建"农家乐智慧服务平台",整合气象预报、保险理赔、贷款申请等功能,打造数字化服务新生态。
从单一住宿到全域旅游,从个体经营到产业集群,桐庐的实践证明:当金融活水精准浇灌,气象科技保驾护航,保险机制兜底风险,乡村经济便能绽放出共富的芬芳。这场始于富春江畔的创新探索,正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桐庐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