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料到春节我们的农家乐旅游买卖会这么火,全村一天有七八拨游客,忙都忙不过来,看来我们的农家乐旅游牌打对了。今后,我们准备在原来的基础上,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搞起来,让游客即可以尝到农家乐特色美食,又有农家乐特色旅游产品能够购买,这样村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托乎尼亚孜 · 肉孜说。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村民都像艾山 · 卡伊尔一样,吃上了旅游饭,当起了小经营业主。说起村里的变化,村委会主任托乎尼亚孜 · 肉孜说,阿其墩村过去90%的房屋都是土坯房,村里的道路也不平,牛羊到处跑,粪便散发着臭味。从2016年启动新乡村建设以来,村“两委”主抓一条村民创业街、一个特色标准化住宅小区、一个专业养殖小区、一万亩高科技特色种植示范田、一座乡村文化广场、一个为民服务大厅、一个自来水供应系统、一批公共卫生厕所、一个垃圾集中处理系统、一个农家乐旅游“十个一工程”,对建设范围内垃圾、杂物、杂草进行集中清理,并拆除旱厕、牛羊圈、杂物棚、危旧房等,许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陆续返乡,在村里办起农家乐,现在全村人都吃上了旅游饭。 二月二十日一大早,村民阿依努尔 · 艾合买提就忙着打扫庭院,一连几天,她家的游客接连不断。走进她家,我们看到房间里干净整齐,窗明几净。打开冰箱,里面有饺子和汤圆,还有卤肉、卤鸽等熟食,阿依努尔 · 艾合买提说:“顾客想吃什么都有,我们就是要给游客制造一种家的氛围。” 村里距离公路最远的艾山 · 卡伊尔家,最近两三天竟然买卖最火爆。原来,在开办农家乐前,他考虑到自家的地理位置,特意到城里学了半年的免费发布厨师技艺。从五一到十一,短短几个月他就赚了4万多元。艾山 · 卡伊尔说:“跟随新乡村建设,家里房子焕然一新,村里的油路通了,来旅游的人也多了起来,买卖越来越好。春节期间,除了城区一些人举家来玩,还有阿克苏、乌鲁木齐、日本、韩国等地的游客,一天最少也有四五拨游客,收入在一千多元,最多的时候超过两千元。全家人累是累点,可从腊月二十八到现在,已经挣了一万多元,比以前我给人家打工大半年挣得还多,这样的事以前上哪里找去?”艾山 · 卡伊尔开心地说。 新和县玉奇喀特乡阿其墩村座落于沙漠边缘,在丽水援疆指挥部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该村依靠玉奇喀特古城和野鸭湖、沙漠等原生态自然风光,大力打造民俗文化,踊跃发展农家乐,成为新和县的一个旅游村。春节期间,我们走进阿其墩村,曾经的土坯房已被整齐的安居富民房所代替,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绿色网吧、为民服务中心、幼儿园……各项配套设施,让小村和城镇相比也不差什么。家家户户门前不仅挂起了大红灯笼,还贴上了春联和福字,彰显出一派喜庆的节日气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