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风情:贝伦农家乐 “巴彦包”“尔登包”“那韩包”……听着这一个个独特的名字,不晓得你能不可以猜出这是哪个民族的特色呢。 十月二十二日下午,记者来到座落于察布查尔县城以西雀尔盘村地界的“贝伦农家乐”。一眼看见一块制作可爱精美的提示牌让人心情很愉悦,“苹果能够吃,但不可以浪费,不可以打包,谢谢合作。”一看就晓得是个能够体验采摘项目的农家乐。 院子里蓝顶的塑钢大棚下,桌椅板凳被高高地整齐摞起,果树上累累地缀满明亮的小海棠果,房前的果园里,采摘下来的红苹果堆得像高筑的水坝一样,铺在果树巷子里水淋淋地闪着光。“这些已经被市里的批发商预订出去了,只是他们还没有来拉走。仓库里还有2吨左右呢!”女主人韩瑞萍说话很有节奏,头发修剪得精干时尚,忽闪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透着锡伯人的诚恳及其生意人的精明。她边带记者参观边推荐,过了旅游旺季,大师傅回去了,中午有两桌客人,她得自我亲自下厨。 “这里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在313线省道以北,是去往锡伯族民俗风情园及其国家一类口岸都拉塔口岸的必经之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旅游局副局长朱旭的这句提醒,也揭开了这个从2003年就开始营业的农家乐,至今仍红红火火,生意火爆的因素,而且最近被自治区评定为四星级农家乐。“三星级我不要,要一次性打导致四星级。”韩瑞萍依旧记得自我曾经说过的话。 为了打造合格的四星级农家乐,近两年她不停地折腾。“给每个房间装上空调,过去会漏雨的通常的棚换成了彩钢的,完成了路面的硬化及其停车场的改造,卫生间也按照旅游星级厕所的标准改造好。”在贝伦还有许多别处不可以见到的风景:三头已割过鹿茸的天山马鹿,娴静地在鹿圈里吃着草;品种繁多的盆栽在温暖的花房里竞相绽放;蓝色雕花的栅栏外,菜地里还剩萝卜长得绿莹莹的,远处树林黄灿灿的一片,发出哗哗的响声。以“毛主席”“十大元帅”“十大将军”等命名的不同主题的包厢,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韩瑞萍告诉记者,以“毛主席”命名的包厢是大家最爱好的一个。而且在“巴彦包”布置了典型的锡伯族婚房,大红刺绣的窗幔,叠放整齐的被褥,炕上展展地铺着毯子,炕沿上摆放着木制的小炕桌。据推荐,在这里订婚礼宴席的人有很多。 |